報喪, 在南江這一帶的地區,按照舊規矩,響三次火炮就表示報喪,這叫做\"報喪炮\",然後派人告訴給親友。南江有的地區在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紙紮成旗幟立在門前作為報喪的信號。
三聲爆竹響後,村裏大部分人都被驚醒。老人們紛紛歎氣,不知道是哪個老夥伴又走了,也不知道哪天輪到自己。婦女們叫醒身旁的男人,穿衣起來查看是哪一家有人去世。
雖然農村沒有燈,但隻要用手電筒看看誰家門口紮著白紙旗幟就明白了。男女老少們走過一家又一家,直走到村口,這時他們都隱隱約約猜得到是誰了。
“唉...張叔啊...”
“爸爸,是不是琳真的爺爺死了...”
琳真的小夥伴也不過十歲,已經知道了死亡意味著永遠離去,替小琳真暗暗揪心。
小賣部門開著,兩盞橘黃色燈泡亮著。小孩此時是不允許進去的,大人在查看死者後,在出門時也要拍拍衣服,去一下晦氣。
塗青和任向東不是村民,為了避免先讓鄒勇發現,打草驚蛇,他們在拐角處。
屋內人很多,吵吵嚷嚷,大多是在商量怎麼處理張伯的後事。聲音很吵鬧,但塗青仍然聽得到琳真撕心裂肺的哭泣聲。
朱小嫂和羅念苒稍稍慢一些來到,塗青招呼她們過去。
朱小嫂目光黯然,流露出濃濃悲傷。
“張伯就這麼去了,唉,真是造孽啊。都不曉得琳真妹以後怎麼辦”
“琳真的爸媽呢?”塗青問道,琳真的哭聲很淒涼,哭到人的心裏,烙下疼痛的印子。
“琳真爸媽在她還小的時候,坐車去鎮上趕集,不幸發生了車禍,她爸媽都死了。這些年一直是她爺爺拉扯大,唉”朱小嫂一直在歎氣,她和張伯家關係向來很親密,把琳真更是當成親生女兒,也不再多說,進屋安撫琳真去了。
這時村民都聚集在小賣部門口,塗青三人在拐角處靜靜看著。沒一會兩個大人從裏邊出來,拿著白布掛在門口,張伯死後,這家隻剩下琳真一人。
但報喪還是要人去的,按照地方風俗來說,死者是男性的話,必須由房族子侄到親戚家報喪。如果是女性,就必須由死者的子女前去報喪。
有兩戶人家和張伯平時來往很親密,兩家各出一個大人前去張伯親戚家報喪。這裏還有些講究,報喪的人到親友家門不能徑自入內,必須要等在門口喊屋裏的人,等到他們拿一鏟子火灰撒在門外之後,才可以進門報喪,這樣做是為了辟邪。
包括張伯在內,誰也沒有想到年不過花甲,身子又一向比較硬朗的他會那麼早去世。於是棺材也沒有準備好,死者自然不能一直躺在床上,訂做棺材也來不及。
好幾戶人家在外邊商量,都不太願意把家裏準備給老人用的棺材拿出來。琳真在張伯屍體旁邊跪著,緊緊抓著張伯逐漸冰冷 的手,眼淚止不住地流。
“爺爺你別睡著...醒來看看琳真”
“琳真還要努力讀書,將來找份工作接您去大城市”
“爺爺...爺爺...您要看著琳真長大的...”
“爺爺,琳真以後聽您的話,天天給您做飯”
“嗚嗚...醒醒啊...”
琳真哭著累了,小小的手也抓不住爺爺逝去的生機,她不是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她再也見不到爺爺的笑了,再也不能依偎在爺爺旁邊討糖吃。整個人像木偶一樣,仿佛失去了靈魂。
“唉,莫講我老劉小氣,隻是我爸年紀也很大了,這棺材我家也得用啊,不得借,不得借”
“我家也不行啊”
“莫看我,你問問老牛,講不定可以”
“不行,我家也隻有一口棺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