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搞好營銷管理(1)(3 / 3)

其實克服這些阻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給消費者簽一個非常可靠的承諾書。有了這份承諾,他們才會無視眼前的障礙,放心地購物。

通過這種承諾書,企業不僅能給消費者一個今天非買不可的理由,並且還能保證這種產品以後出現問題時也不用怕,因為企業還有售後服務。客戶消費時很舒心,你的業務量自然也會跟著長起來。

當然,提供任何產品以及相應的服務,一點風險都沒有是不可能的。

但假如在客戶購買之前,經營者連產品的質量都不敢做出承諾,那麼有風險的就不是消費者而是經營者自己了。

案例

人們做任何事都愛找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很多成功的商家善於利用這種心理效應,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個很可信的非買不可的理由,大大提升了銷售業績。

維薩和萬事達兩個信用卡公司,在為消費者提供“花旗購物卡”的服務活動中,曾經有過失敗的經曆。起初他們做出的承諾是“使用花旗購物卡能夠讓您享受到20萬種名牌商品的最低價”,可是效果並不好,很少有用戶問津。

捫心自問後,他們發現自己所謂的承諾,不過是為用戶提供了利益,但是卻沒有為用戶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後來他們增加了宣傳的內容:“使用花旗購物卡購物可以讓您享受20萬種名牌商品的最低價,我們的計算機時刻為您監控著全國各地5萬家零售商的價格,保證您買到的商品是最便宜的。”這則廣告登出不久後,注冊辦卡的人數與日俱增。

我們再來看一個非常失敗的宣傳案例。海王牛初乳對消費者宣稱,他們的牛初乳是從新西蘭的奶牛基地進口的,並且這種牛乳,一頭奶牛每年隻能產兩公斤。他們自以為這樣的宣傳效果很好,但是卻忽略了消費者的計算能力。我們不妨算一下,假如海王牛初乳要滿足中國上億家庭的需求,每個家庭按三個人算,每個人每天喝半斤到一斤的牛奶,一個家庭一天就要喝掉一斤半,這麼算下來中國人一天就要喝掉新西蘭上億頭奶牛產的奶。這可信嗎?

點評

為了讓自己的購買行為看起來合情合理,人們總是尋找各種理由。

在尋找這些理由的過程中,還往往要區分哪一個更可信哪一個最不可信。

一旦找到最可信的那個,他們也就不再刨根問底了。

著名的廣告大師奧格威也說過:“千萬不要認為消費者是傻子,他們比經營者要聰明得多。況且商品就擺在貨架上,買不買那是他們的事。

如果你說得有道理,他們就會相信你,如果你說的理由很牽強,他們就會毫不留情地離開你。”

從客戶的口中尋找線索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說錯話,有時是因為緊張,有時則是無心的流露。這種無意間講出的錯話,就是我們所謂的“口誤”。

很多人都不在意口誤,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此很感興趣。在他的理論裏,這種現象極富研究價值,認為口誤並不是偶然出現的,通常情況下口誤的內容是人們真實想法的體現。

弗洛伊德在其心理學著作中提到過,夢和口誤,都是在人類的潛意識下產生的,通過精神層麵的分析,這種現象具有實踐意義。這裏的實踐意義,指的是從一個人的口誤中,我們可以挖掘出藏在對方心裏的某些秘密。

弗洛伊德關於口誤的見解,運用到營銷管理界再合適不過。精明的營銷人員,往往很會琢磨客戶的心理,他們不斷地從客戶的言談舉止中發現線索,並且根據這些線索順藤摸瓜達到售出產品的目的。這種口誤被稱為“可控性口誤”,也就是說它是可以操作的,營銷人員通過主動發問的方式,在客戶不設防的情況下獲取他們的信息,這些信息通常都是真情流露。這種方式,隻可以用來針對經驗欠缺的客戶,他們往往很快就中了銷售人員的“埋伏”。

案例

銷售代表帶著一對夫婦去看房。原本這對夫婦並不看好這套房子,他們打算在後院溜一遭然後走人。來到後院,妻子卻被栽在那裏的櫻桃樹吸引住了。她立刻對丈夫說:“老公,你看櫻桃開的花多漂亮啊!我小的時候,老家也有這麼一顆,開的花就跟現在一樣,可漂亮了。好久沒有見到這種場景了,讓我想起了老家,嗬嗬。”

銷售人員很快捕捉到妻子話裏透露的信息,她認識到,這個家庭中妻子的決定權大於丈夫。所以,她當即決定,把推銷的主要目標對準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