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精明、老練、會算計才能獲利。但是,厚道做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子認為,不負於人,不欺於人,就叫厚道。“厚道”不是“呆頭呆腦”,不是“僵化愚鈍”,而是在明確各種利害關係後,能夠與人為善,做到體諒客戶、信任部下、愛護員工,從而廣開財路。反之,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認為其他人都是傻子,隻能“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一場空。
賺錢可以高調,但做人一定要低調
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而低調做人,你則會一次比一次穩健。李嘉誠不但自己保持謙虛做人的態度和高尚的品德,還注意熏陶兒子,教育自己身邊出任重要職位的人。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李嘉誠勤奮努力、孜孜不倦的個人奮鬥精神和獨到的判斷力、果斷的決策力以及知人善用,無不構成了他成功的因素,這也是人們爭相學習和模仿的地方。另一方麵,成功後依然保持謙遜的態度,擁有顯赫的權勢和地位卻沒有頤指氣使、不可一世,依然保持著低調、平和的心態,這才是難能可貴的地方。
低調做人是一個人處事的良好原則。曾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有一次去一位老前輩的家中做客,他昂首挺胸地走進一座房簷低矮的小茅屋,剛進門,“嘭”的一聲,他的額頭便撞在了門框上,結果青腫了一大塊。老前輩笑著出來迎接說:“很痛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來拜訪我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記住了,並把低調做人的原則貫穿於整個人生中,把餘下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發明上,所以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許多人喜歡吹牛,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所得到的成績恣意誇大。也許誇下海口的時候很舒服,但是過後往往有如芒在背的感覺,長久下去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有一天被人戳穿,難以下台。因此,做人坦誠一些、謙虛一些,壓力自然少一些,離成功也就更近一些。
成功的大商人,大多有返璞歸真的淡定。他們在生活中沒有地位高低的概念,待人親切誠懇、不擺老板架子,沒有讓人產生高高在上的“距離感”。在消費理念上,他們也不驕奢淫逸、揮霍浪費,堅持以儉養德、養廉、養身,寧靜淡泊、樸實無華。這種低調、謙遜的作風,讓他們遠離了傲慢無知,這是他們能夠集聚大量人才,把生意做長做久的重要原因。
永遠牢記商人的本分,是基業長青的法寶。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不自以為是的人,會超出眾人;一個不自誇的人會贏得成功;一個不自負的人會不斷進步。生意做大了,也能一如既往地把生意做好,這就是可貴的本分意識。因為本分,才不會超越界線,不會做出破壞規矩的事情,生意才能長長久久。此外,經商成功後,也要有大海沉靜的一麵,不必過分炫耀自己的榮譽,也不必經常露麵發表講話。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以這種心態經商,事業才可以長長久久。
李嘉誠不像有些成功者那樣喜歡炫耀自己的財富,也不喜歡經常露麵發表講話,隻是迫不得已而為之。他始終克己奉公,不謀他利,他在自己的私邸中一住就是 20多年,戴的是一隻普通的手表,他在集團中不拿薪金,每年隻拿 640美元的董事費,而且沒有其他福利津貼。
其實,許多成功的商人都和李嘉誠一樣,對金錢保持著一種疏離的態度。獲得巨大財富之後,他們反而具備平常心,過著一種簡單的生活。
因為他們看到了金錢並非生活的全部,也不是人生的一切。
企業發展壯大,生意越做越好,都離不開經營得法。然而,這種勝利往往是暫時的,因為商業世界是複雜多變的,每次成功都是過去時。因此,每一次成功的商業交易之後總會伴著重大危機的到來,躺在自己過去的成績上自我陶醉是十分有害的。
成功後要保持低調、平和的心態。一個企業,在市場上想要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知己知彼之外,還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也就是說必須有一顆平常心。一個人在商業上有所建樹,應該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個平常人,並盡一切所能來回報社會,而不是沉醉於舊有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