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滾雪球法則,錢生錢讓財富更快積累(1)(2 / 3)

股市與樓市是密不可分的聯合體。具體表現形式是,房地產商為了得到圈地的資金便到股市來融資,經過一係列的操作後終於募集到資金,然後四處圈地,這就是地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房地產商把這種高價圈來的地的價值直接轉嫁到其市值上,然後房地產商又在資本市場上增加新股以帶動新一輪的融資,如此往複循環。這種狀況表現在銷售市場上,就是高地價帶來的高房價,房地產商獲得巨額利潤後再進入股市,股價就在他們的推動下迅速飆升。但是,李嘉誠卻很少進行這種形式的融資。但也並不是說他從不借股本融資,當機會出現時,他也會毫不猶豫,果斷出手。

在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來臨之前,香港恒生指數從 1995年年初大幅上升,到 1996年年底,漲幅已經達到89.5%;而且自 1995年冬季起,香港地產開始回暖,房價幾乎每天都在攀升。在股價和房價雙雙高漲的情況下,1996年,長江實業決定實施首次股本融資,在此之前的 9年期間,長江實業從未進行過股本融資,此次長江實業如此操作,必是李嘉誠看準了潛在的某個機遇。此次融資長江實業共募得 51.54億港元。另外,長江實業依托附屬子公司還向少數股東發行了大量的股份,也募集了 41.78億港元的資金。通過這次股本融資,長江實業當年就把公司的現金流由負轉正。經過李嘉誠的精心操作,長江實業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免遭其難,仍然從容地借助股市投資。

我們也同樣來看看被譽為世界第一股神的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一是經營股票,二是對看得準又有把握的項目進行投資。他認為投資的規律應該是:根據一個企業發表的數據、有關資料,來研究將要投資的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並詳細分析該企業的收益、資產,包括預測它的成長率,通過評估其實力,可以發現該企業市場股價之外實際的價值。等到有了足夠的把握,他才開始投資。

訣竅就是:在股價低於該企業實際價值甚多時買進,並估計股價必會在市場裏調整到應有的價格。他還注意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升。這些遠遠低於其營運資本的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巴菲特的個人資產數字一天天地在擴大。

對於所要投資的行業,巴菲特也是十分慎重的,他從來不投資新興產業,隻在傳統行業上下賭注。他認為新興的科技股變幻不定,有一定的風險性,而他卻是一個“有條不紊”的投資者。巴菲特的另一個投資理念是:當別人小心謹慎時,你要貪;當別人貪時,你則要小心謹慎。

1968年春,美國股市牛氣衝天,可巴菲特卻並沒有顯出多少興奮,當大家正幹勁衝天時,巴菲特卻意外地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 6月,股市急轉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 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由於巴菲特的先見之明,他的資產並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1970年至 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持觀望態度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將其全部買進。果然,這些股票再次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巴菲特何以能獲取如此巨大的財富?探究他的成功秘訣,一是財經知識豐富,但絕不拘泥於專家之言;二是眼光敏銳獨到,分析技巧高超,能準確無誤地掌握投資對象的發展潛力。

蛇吞大象,投資的訣竅是四兩撥千斤

人們常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然而在弱肉強食的海洋世界裏,卻有許多小魚憑借特殊本領以小勝大,讓大魚甘拜下風。同樣,在優勝劣汰的商界中,我們會發現許多企業盡管身處弱勢,卻能上演“蛇吞大象”這樣富有傳奇性的故事。以蛇吞象,顧名思義,就是以小搏大,能夠以蛇吞象的企業往往是傳奇性的企業,“以蛇吞象”也是國內企業一直津津樂道的擴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