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體上說,筆試具有三個優點:一是經濟性。可對大批應試人員在不同空間、相同時間內實施,測評效率高;二是廣博性。試卷內容涵蓋麵廣,容量大,一份筆試試卷常常可以出幾十道乃至上百道不同類型的試題,因此通過筆試可以測試出應聘者基本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深度和廣度;三是客觀性。這是它最顯著的優點。考卷可以密封,主考人與被測試者不必直接接觸,評卷又有可記錄的客觀尺度,考試材料可以保存備查,這較好地體現客觀、公平、公正原則。總之,采用筆試的方法,機會均等和相對客觀,這是其他方法難以替代的。
筆試雖然有效,但也有其缺點,其主要表現在很難考出實際能力,易偏重於機械記憶,猜測機會較多,不易發現個人的創造性和推理能力,不能全麵地考察應聘者的工作態度、品德修養以及組織管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筆試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還須配合其他方法。
基於筆試的缺陷,實踐中,人事部門一般通過調整筆試成績在甄選與錄用權重中所占比例的方法來規避其存在的問題。如,在國家公務員的招聘過程中,近年來,筆試成績有逐步縮小的趨勢,有的省份從原來的70%下調為50%,甚至30%。就原則上來說,不同崗位這一比例應該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招聘低層次的人員,筆試的科學性比較容易把握,其在招聘錄用中所占的權重係數應當相對大一些,而招聘高層管理人士或專業人才,則需要格外注意命題科學化的問題,其在整個招聘與錄用中的權重係數也應當相對小一點。
(二)麵試
麵試是最常見的招聘方式。應聘者與麵試考官直接交談,麵試考官根據應聘者在麵試中的回答情況和行為表現來判斷應聘者是否符合崗位要求。麵試的優點非常明確,由於用人部門直接接觸應聘者,故而能夠綜合了解應聘者各方麵的素質。同時,麵試還可以核對應聘者個人材料的真實性。
1.麵試的程序。
(1)麵試前的準備階段。麵試前,麵試考官要事先確定需要麵試的事項和範圍,寫好提綱,並且在麵試前要詳細了解應聘者的資料。麵試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確定麵試的目的;選擇合適的麵試考官;科學地設計麵試問題;選擇合適的麵試類型;確定麵試的時間和地點。
(2)麵試開始階段。麵試開始,麵試者要努力創造一種和諧的氣氛,使麵試雙方建立一種信任、親密的關係,解除應聘者的緊張和顧慮。
(3)正式麵試階段。采用靈活的提問和多樣化的形式交流信息,進一步觀察和了解應聘者。此外,還應察言觀色,密切注意應聘者的行為與反應,對所問的問題、問題間的變換、問話時間以及對方的答複都要多加注意,所提問題可根據簡曆或應聘申請表中發現的疑點,先易後難逐一提出,盡量創造和諧自然的環境。麵試時,可以由考官或記錄員進行專門的記錄。
(4)結束麵試階段。麵試結束前,考官應該給應聘者一個機會,詢問應聘者是否有問題要問,是否有加以補充或修正錯誤之處。不管錄用與否,均應在友好的氣氛中結束麵試。如果對某一應聘對象是否錄用有分歧時,不必急於下結論,還可以安排第二次麵試。同時,要整理好麵試記錄表。
(5)麵試評價階段。麵試結束後,應根據麵試記錄表對應聘人員進行評估。評估可采用評語式評估,也可采用評分式評估。評語式評估的特點是可對應聘者的不同側麵進行深入的評價,能反映出每個應聘者的特征,但缺點是應聘者之間不能進行橫向比較。評分式評估則是對每個應聘者相同的方麵進行比較,其特點正好與評語式評估相反。
2.麵試的主要類型。
(1)非定向麵試。采用這種方式,麵試人員可以依自己的興趣所至,隨意向應聘人員提出問題。作為主試者,可以在一定工作規範的指導下,向每位候選人提出不同問題。這種方式可以使提問走得很遠,從而可以廣泛地發掘應聘者的興趣所在和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