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1)

前一世裏,我因為身體的原因幾乎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名義上是讀完了初中,但實際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醫院裏度過的)。真正教育我的是我慈愛的奶奶,從很小的時候奶奶就開始精心的教育我,其中最重要的一課就是不動妄念無欲無求(這主要是針對我的先天性心髒病,情緒不能波動太大,也不宜受到刺激),那時為了讓我修身養性,甚至從我懂事起她就開始讀佛經給我聽,還教我書畫、詩詞、音樂鑒賞等等,用和緩的方式抒發情感。

因為那時家境殷實,生活優越,雖病體不渝,卻毫無憂慮,更加之奶奶本身出身書香門第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精,自少年時就很有才名,18歲在燕京大學畢業,同年與爺爺成婚,一起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即通國學,又懂西學,而且她因受曾祖母駑信佛教的影響,自幼就是在家皈依的居士,一生持齋戒,自然對佛學也很有研究。所以很難得的,我的國學,西學,佛學都懂一些皮毛。現在想來我這兩生兩世裏,真真因她老人家而受益非淺啊!!!

現在我在這裏重新成長,從一個嬰兒開始,我將重新享受到童年,享受到家的溫暖,享受到父母雙親的寵愛,盡管我從以前讀過的史書裏知道,最是無情帝王家,但現在隻有三歲大的我並不過份擔心那些將來會發生的宮廷陰謀。

我因為年紀小又得寵愛還居住在皇後的坤寧宮裏,說到後宮還是先介紹一下欒王朝後宮體製,與唐朝相近:自皇後以下,以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四妃。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級別更低一些的,還有婕妤、美人、才人、寶林、禦女、采女等名號共108人,總計122人。以上這些,都是在敬事房的記錄中掛得上號的人物;至於沒級沒品的宮女,則是數不勝數。

我現在的母親皇後陛下是後宮的主宰,在皇帝的九個兒子中有三個是她生的:太子(大皇子)、三皇子和我(九皇子),另外在皇帝的十個女兒中有兩個是她生的:大公主、六公主。除此以外,貴妃育有兩個兒子:二皇子、六皇子;淑妃育有兩個兒子:四皇子、七皇子;德妃育有一個兒子:五皇子;賢妃育有一個兒子:八皇子。(庶出的公主就不一一細說了)總體看來最有權勢的太子和最得寵的九皇子都是皇後生的,因此在後宮中皇後的地位幾乎是不可動搖的。

父皇寵愛我,雖然我還隻有三歲,但他已經準許我到南書房讀書了,這對我還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南書房的藏書很多,我向來是書癡,尤其是對線裝書更是情有獨鍾,前世奶奶很喜愛收藏古本、孤本,在她的私人書齋裏總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寶貝。現在,我就要置身於如此一個藏書寶藏裏更是歡喜無比。

今天,是我到南書房讀書的第一天,一大早剛剛寅時,我就急急的醒來了,服伺我的宮女、太監、乳娘都勸我在睡一會兒,可不知怎麼就是想起來。

我想了想對我的貼身宮女說:“香兒姐姐,把我的玉給我戴好吧,我要起來寫字。”

“我的小皇爺呀,現在才剛剛寅時天都沒亮呢,您在睡一會兒吧。”

“不,我要起來寫字。”我堅持地說。香兒無奈隻好給我穿衣。我手裏握著玉墜,總覺得今天會有什麼事要發生,心下竟喘喘不安起來。

香兒把我抱到書桌邊放好,我現在太小了,構不到高高的書桌所以特意定做了矮幾。香兒靜靜的研好墨,我示意讓她走開了,我的小手裏握著毛筆默寫著古代詩詞。從滿周歲時起我就忍不住提筆寫字了,還好因為提前立過威,並沒太嚇倒人,不過是對我的傳言有多了一項而已。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駱賓王七歲時作的詩現在寫出來該不會太嚇人才對。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孟浩然的,也是蒙學經典應該符合我目前的年齡。

陸陸續續的又寫了幾首詩,總歸是盡量要符合我現在三歲的年齡才好。不知不覺寫了一個時辰,牟時了,把詩稿悄悄收好,不想讓人看到。吃了早飯給母後、父皇請過安,小太監帶路去南書房。因為是第一天開始上學,母後、父皇都不放心要來瞧瞧,我索性請他們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