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訓需求分析與評估

擬訂培訓計劃,首先應當確定培訓需求,即從自然減員因素、現有崗位的需求量、企業規模擴大的需求量和技術發展的需求量等多個方麵對培訓需求進行預測。對於一般性的培訓活動,需求的確定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對於特殊性的培訓,可以利用員工申請的方式,以符合工作技能的需要和時效。培訓需求反映了員工和企業對培訓的期望,但是要將這些需求轉化為計劃,還需要對需求進行評估。對培訓需求的評估通常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出發。

2.建立有效的培訓體係

建立有效的培訓體係應該注意的問題主要包括:培訓機構、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培訓計劃、培訓實施。

1)培訓機構。企業培訓機構有兩類,即外部培訓機構和內部培訓機構。外部培訓機構包括專業培訓公司、大學以及跨公司間的合作。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包括專門的培訓實體,或由人力資源部履行其職責。企業從其資金、人員及培訓內容等因素考慮,來決定選擇外部培訓機構還是內部培訓機構。一般來講,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訓機構,如摩托羅拉公司的摩托羅拉大學、惠普公司的惠普商學院等。規模較小的公司,或培訓內容比較專業,或參加人員較少缺乏規模經濟效益時,可以求助於外部培訓機構。但是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培訓機構都需要進行資源整合,構建出企業培訓教育基地。

2)培訓對象。根據參加培訓的人員不同,可分為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普通職員培訓和工人培訓。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應設計相應的培訓方式和內容。一般而言,對於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以理念培訓為主,采用短期而密集的方式,運用討論的方法;對於中層人員,注重人際交往能力的培訓和引導,采用討論及報告等方式,利用互動增加學習效果;對於普通的職員和工人培訓,需要加強其專業技能的培養,可以采用長期性的延伸教育,充實員工的基本理念和加強操作訓練。

3)培訓方式。從培訓的方式來看,有職內培訓和職外培訓。職內培訓指工作教導、工作輪調、工作見習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職內培訓對於提升員工理念、人際交往和專業技術能力方麵具有良好的效果。職外培訓指通過專門的培訓現場接受履行職務所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培訓。職外培訓的方法很多,可采用傳授知識、發展技能訓練以及改變工作態度的培訓等。職內培訓和職外培訓相結合,對不同的培訓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靈活進行員工培訓。

4)培訓計劃。員工培訓的管理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訓體係需要良好的管理作為保障。培訓計劃涵蓋培訓依據、培訓目的、培訓對象、培訓時間、課程內容、師資來源、實施進度和培訓經費等項目。

有效的培訓體係要求在製定培訓計劃時應按照標準程序進行。先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或者培訓主管單位)分發培訓需求調查表,經各級單位人員討論填寫完畢並經直屬主管核定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彙總,擬訂培訓草案,提請上一級主管審定,在年度計劃會議上討論通過。在培訓方法方麵,應當考慮采用多種方式增強培訓效果。同時在培訓內容上,最好能夠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由員工與主管或講師共同製定培訓目標、主題。場地采用開放的自由化方式,可以增加員工學習意願,提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