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拓荒(2 / 2)

劉延棟這個屯田使也再度的忙碌起來,麾下司田組織起有檢驗的老農,在仔細的勘察著各地的土地,進行著水渠、耕田、井池的規劃。

劉峰下了嚴令,也下了重賞,三郡十八縣,要切實的把範陽府的土地政令實施下去,磁州郡守曾祥儒、邢州郡守丁明德、冀州郡守宇文嘉佑也都精心的督查治下司田、縣令在勘察。

讓劉峰等人欣喜的是,三郡可用於耕作的土地達兩千萬畝以上,而且大多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尤其邢州、冀州二地,河流眾多,利於灌溉,隻是因為戰亂頻發,才導致土地荒蕪。

好在這些土地並未完全是荒地,隻是荒蕪了幾年,而原來的水渠等還有所保存,隻要修複後便能繼續耕作使用,為了爭取在開春後,這些土地都能耕作,劉延棟等人決定,當即,治下農籍鄉民,全力投入到開荒中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禹城的匠作營,便也晝夜不停的投入生產,整個範陽府有著一股,全民大作戰的氣氛,不論是三郡原籍的鄉民,還是前來投奔的鄉民,都加入了這場前所未有的“戰鬥”中,為他們自己的生活鬥爭著,冰天雪夜中,也不見絲毫抱怨。

而禹城劉延棟的農作營,也在經過劉峰的指點,和老農的實踐操作後,對於畝產的提高,也進行了多種的實驗,在種子的選育上頗下了一番苦心。而在當下提高畝產的辦法,也隻有精耕細作,加大灌溉麵積,有效的增施肥料,采用輪換的耕作製度。

在這一方麵,各處的司田,都來到禹城的農作營取經,這些司田有的是年紀長些的老吏,有的則是剛剛加入到範陽府的南唐抑或北漢的讀書人,但他們在禹城接受到了不一樣的教育。

由老農給他們進行授課,這如何能讓這些自覺高高在上的吏員接受,正待大鬧一場,卻見到劉峰恭敬的向老農打了招呼後,也坐在堂下,聽老農授課。

本來還有些不服的司田,也不敢再言語,老農見劉峰如此支持,也放開了膽子,一一的給這些司田講耕作的技術等等。

授課結束後,劉峰如同學生一般,給老農行禮後,向堂下的諸多司吏。朗聲道:“韓文公曾有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堂上老農,在耕作間,是我等之師,怎能不尊?”

堂下諸多司吏,聞言,噤若寒蟬。

劉峰又搖頭語重心長,道:“非我如此嚴厲,倘若明年秋收後,汝等治下農堡畝產之量,能超出禹城十二農堡的畝產量,那便記你首功,我也以師之禮待之!”

堂下眾司吏,麵麵相覷,有的道定不負使君所托!也有的唱喏道待明年秋收,要來與禹城一較高下,但更多的是,圍在了老農前,繼續的討教耕作方麵的事宜。

而劉峰如此重視農耕的消息,也在北地流傳起來,三郡鄉民,對劉峰感恩戴德的聲音不斷,而“劉瘋子”的外號,也早已不見了,不過他武勇仁義之名到是流傳了起來。

聲名大好的劉峰,此刻卻又在犯愁了,瓷磚的第一次燒製失敗了,而府庫中的金銀,也不夠他如此的揮霍糟蹋,出現了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