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俊良的思路很是清晰,一語中的,劉峰這個年輕的範陽節度使,雖說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已大致的掌控了三郡之地,但軍士、司吏、官員等等的缺乏,造成了治下還有太多的山賊、土匪、鄔堡不曾歸附,自稱一方霸主。
劉峰心裏明鄧俊良所言,頷首道:“三郡之地都歸屬我們治下,我們要竭盡全力去治理,定不能讓鄉民們對我範陽府失望!不知可有應對之策?”
話畢,向鄧俊良示意。
鄧俊良又道:“邢、冀二郡的山賊、民患,無外乎鄉民、軍士,兩種人士,鄉民為賊,大多饑寒所迫,軍士為賊,幾欲都是些殘兵敗卒。隻要對那些鄉民網開一麵,授其土地,對那些軍士,殘暴者鎮壓,並無太大惡行者,赦其罪,充作礦丁即可!”
廳內眾人聞言,點頭稱善!
鄧俊良歎道:“這其二麼,便是興修水利、實行農屯田、軍屯田!讓治下鄉民有田耕,有糧吃,才會穩定的追隨將軍!”
“還要築路,修壩!”劉峰補充道,
鄧俊良聞言頷首,見眾人一頭霧水,他略作神秘的解釋道:“將軍之意,日後你們便能明曉!”
又接著說道:“其三,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昭義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見機偷襲我禹城,南唐駐軍也難保不會來襲擾我禹城以南!所以,我們要與南唐修好才是!”
“此言有理!我們不能南北兩端作戰,隻是,由誰前去南唐呢?”劉峰道
“此番前去南唐,並不能以範陽府名義出使,而是要私下裏,拜訪南唐重臣才好,以免讓朝廷聞言,責難我們!”鄧俊良微笑著建議道。
劉峰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大義!即便軍力強悍如河東軍的郭威,也在大義前,不敢冒犯半分,雖然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遍地稱王,但是,倘若作為一個臣子,不曉大義,還是會被鄉民指責的。
劉延棟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道:“那其四呢?”
鄧俊良道:“其四,便是要防範河東軍!”
眾人有些驚異的看向了他,劉峰亦是笑問道:“何處此言啊?我們可是與河東軍一向友好有加!不曾刀兵相向過!”
鄧俊良搖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後漢朝堂,任命將軍為範陽府節度使,實則是想讓將軍抵禦契丹大軍,但未免不存有限製郭大將軍之意,要知道河東軍與我方的勢力可是犬牙交錯。”
說此一頓,他又接著道:“我大軍多半在北地三關抵擋契丹大軍,其餘軍隊,要麼守在響合山,要麼駐守在各處要地,但是,我們內地空防太多,倘若河東軍,心存歹意,隻要一個日夜,便能拿下幾個城池不在話下!”
劉峰早已有此擔心,不過好在河東大軍還在和三鎮叛軍糾纏,便放下心來,此刻鄧俊良提起,到讓他不得不沉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