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2007年:大國崛起 (2)(2 / 2)

二是隨著人民幣升值及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中國製造”的價格優勢第一次出現遞減跡象。今年7月,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這是十多年來最急劇的增長。食品價格猛漲15.4%,由於農業區的家畜爆發疫症以及嚴重的洪水,單是肉類和禽類就漲了45%。而且通脹不僅僅是國內問題,由於中國是世界上很多產品的供應國,中國大陸的成本提高會體現在全世界沃爾瑪及其他大零售商的貨架上。美國商務部表示在2007年的上半年,來自中國的進口品價格上漲了4.1%。這是自美國在2003年開始追蹤中國進口品價格以來增長最快的,而且遠高於美國2%的通脹率。

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彩電2255萬台,比去年同期下降48%,其原因,除了人民幣升值、上遊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外,還受到國外專利費上調的製約――由於中國企業欠缺核心專利技術,每出口一台電視機,需繳納10美元左右的專利費。《時代周刊》在10月底的報道中分析說,“一些人在警告,低價中國產品幫助全世界維持異乎尋常穩定的物價的歲月已經到頭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在接受訪問時認為,“中國出口品價格已經開始上漲,這將促進全球通脹的複蘇。”蘇格蘭皇家銀行的中國戰略家本·辛芬德費爾則說得很簡潔:“在過去十年,中國是通縮勢力,在未來十年,它將是通脹勢力。”

就這樣,關於“中國製造”的話題還將持續延燒。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這樣的“蝴蝶效應”正活潑潑地發生在中國與世界之間。而張樹鴻就像一隻無辜而悲情的“蝴蝶”。

今年的中國股市,隻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全民狂歡”。這是自1999年之後,資本市場的又一場無度盛宴。自去年上證股指突破2000點之後,股市的的複蘇已成事實,它曾經在2月底出現過一次有預謀的大洗盤,緊接著便是一路高歌。在4月到9月的半年時間裏,股指連連上攻,熱點頻繁轉換,市場價值呈幾何級的膨脹,市盈率高達五六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股票相當之多。

在這段時間裏,新開戶的股民每天多達30萬人,湧進來的這些人不僅僅是城市白領、理財老手,而是大學生、農民、小商販、鄰居的張大媽,各地的典當行的生意興隆,很多人抵車、抵房、向銀行貸款,衝進仍在不斷上漲的市場,他們或許連P/E值都不懂是什麼意思。一首由杭州女股民創作的網絡歌曲《死了也不賣》成為了很多人的手機鈴聲,這首歌是這樣唱的,“死了都不賣,不給我翻倍不痛快,我們散戶隻有這樣才不被打敗,死了都不賣,不漲到心慌不痛快,投資中國心永在。”還有人甚至填詞翻唱《國歌》,“起來,還沒有開戶的人們,把你們的資金全部投入誘人的股市。中華民族到了最後發財的時刻,每個人都在發出興奮的吼聲:買進,買進!我們萬眾一心,冒著被套牢的風險,錢進,錢進,錢進進!”到5月25日,滬深兩市的賬戶總數突破1億戶。

8月9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達到21.147萬億元,超過去年21.087萬億元的GDP總量,這意味著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首次超過GDP總量。如果把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市值計算在內,中國股市總市值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8月23日上午,在萬眾期盼中,上證指數一躍突破5000點大關,從而實現了中國股市曆史性的一次跨越,在很多交易日,中國股市的成交額甚至超過亞洲其他市場的交易總和。

隨著資本市場進入到了曆史最繁榮的時期,中國公司的市值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度。到8月份,中國鋁業的市值,已經超過全球最大的兩家鋁業公司市值的總和,深圳萬科的市值,竟比美國最大的4家房地產公司市值之和還要高出40%。10月16日,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提供商彭博社公布數據顯示,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0大上市公司中,中國公司已和美國公司平分秋色,各占4席。其中中石油排名第2,中國移動、工商銀行和中國石化排名依次為第4、第5和第8。這條新聞發表後的20天,中國公司再一次震驚世界商業界,11月5日,中石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價高開,市值達到1.1萬億美元,不僅一舉願摘下“全球市值規模第一”的桂冠,並一舉將曆史紀錄整整擴大了一倍,高於緊隨其後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和通用電氣的市值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