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以教為主,學生以學為主。苦教苦學自然是提倡的。高職院校為學生進入社會,走進職場,進行職前教育培訓是必要的。然而,從學生人生發展來看,“君子不器”,培養人不是製造工具。學無止境,藝無止境。“藝術家比來比去,最終就是比文化。”【5】京劇當然是為人生的藝術,從人生角度來說,短暫的學校教育要能為學生的人生教育發生積極影響,學唱京劇自然是長效維生素。有人工作了一輩子,退休了,沒有愛好,生活索然無味,從事科學技術的科學家如錢學森喜歡音樂,袁隆平愛拉小提琴,許多政要都是京劇票友,這都是科學與文化不可偏廢的例證。職業教育如筋骨,京劇藝術則如皮肉。從大文化大教育視角來看,無論教員還是演員,都是文化人。現今已出現各學科互相滲透綜合化趨勢,一些教員如易中天、紀連海、蒙曼、錢文忠、於丹走向百家講壇,評三國、講曆史、解論語。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大有評書、相聲兼節目主持人的況味,廣受觀眾歡迎。從事基礎教育或職業教育的教員,尤其是文史哲經類教員最忌語言無味照本宣科。學唱京劇,來點藝術教育,自然會扮靚課堂。總之,學唱京劇與不唱京劇的區別表現在何處,表現在學生的眼神上。這個眼神包含的內容不是一兩句話所能說得清的。概言之,職業教育如主食,米飯饅頭;而藝術教育如學唱京劇,則如副食,油鹽菜肴。錢鍾書有句名言:請人吃飯其實是請人吃菜。
(作者簡介:甘慶祖,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