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舍夫斯基是一個絕不服輸的人,恥辱感伴隨著他和他的球隊整整一年,直到1991年final four,杜克再戰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
這一年,他們的對手看上去更加可怕,常規賽34勝0負未嚐敗績,一路摧枯拉朽殺入四強,比賽前一晚,沙舍夫斯基撥通了卡萊西莫的電話,問了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這支球隊能被打敗麼?”
“我告訴邁克,可以的,我認為他們並非不可戰勝。”那個時候,“老K”還沒有成為沙舍夫斯基耳熟能詳的名字,卡萊西莫和其他熟悉他的人一樣,稱呼他邁克或者小名米奇。
比賽同想象一樣艱難,赫利投進了決定勝負的三分球——他是全美最成功的高中教練鮑比·赫利的兒子,高中畢業那年本來想去北卡打球,可是最時刻卻被迪恩·史密斯放棄,在他人生中最失望的時刻,沙舍夫斯基要下了他。
79-77,沙舍夫斯基第三次殺入決賽。
這一次,命運終於垂青於這位有奇怪姓氏的波蘭裔教練,杜克72-65擊敗堪薩斯,捧得屬於沙舍夫斯基的第一座NCAA冠軍獎杯。
之後25年,留下的便是一段隻屬於傳奇的曆史。
1992年,杜克決賽71-51輕取密歇根,完成衛冕;2001年,82-72亞利桑那拿到第三個冠軍;2010年,61-59險勝巴特勒大學第四次奪冠;2015年,68-63擊敗威斯康星,拿到第五冠……
在過去30年中,杜克隻有1次沒能殺入瘋狂三月,12次進入final four,5次拿到冠軍,在沙舍夫斯基率領下的總戰績是945勝251負。
在NCAA曆史上,這是約翰·伍登之後無人能及的偉大。
美國男籃主教練似乎要更難做一些。
沙舍夫斯基在美國隊有漫長的執教史,他第一次進入美國隊的教練組是在1979年泛美運動會,距今36年,2014年那支美國男籃裏的任何一名球員那時都沒出生。而他第一次作為主教練執教美國隊是在198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拿到一枚銀牌——對美國籃球來說,不奪冠無疑就意味著失敗。
老K早期的國家隊生涯確實挺失敗,1990年男籃世錦賽,他第一次率隊出征最高水平的世界大賽,隻拿到銅牌,同年友好運動會,一個亞軍。2008年以前,他作為主教練執教的美國男籃沒有在任何國際大賽上拿過金牌——不管是1992年以前的大學生球隊,還是2006年男籃世錦賽上由職業球員組成的“夢七隊’,最終的結果都是铩羽而歸。
不過,老K做助教的成績卻非常不錯,1979年泛美運動會、1984年奧運會、1992年美洲杯、1992年奧運會,都是金牌。
是老K不適合做國家隊主教練麼?
不,沒人這麼想,眼下,老K跟美國隊的合同一直持續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結束,但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執教的久一些,再久一些,哪怕那個時候他眼看已經70歲了。
從2005年到現在,沙舍夫斯基已經在美國男籃主教練的位置上坐了10年,這期間,他不但將美國男籃拉出低穀,並且在最近4屆國際大賽上拿走全部冠軍。
2005年,在老K上任前,美國男籃的處境是這個樣子的:
1998年世界男籃錦標賽,當時NBA正深陷漫長的勞資談判,美國籃壇眾星無心戀戰,集體放棄為國出征的機會,隻好派出一支由大學生和海外效力的美國球員組成的“雜牌軍”出征,最終隻拿了個第三回來。
2000年悉尼奧運會,由卡特、基德、加內特等人領銜,陣容稱不上特別豪華的夢四隊在決賽擊敗法國,算是給籃球王國找回了點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