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做生意是種境界,做永久的朋友做永久的生意(3)(2 / 2)

當你用富有人情味的服務與客戶交流的時候,會讓對方從心理中對你產生認同感。在這種情況下,生意上的事自然就十分順利了。

和氣生財,財生和氣

在商海中,如果你不想孤立,那麼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吧!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要求你喜歡所有的人,但要學會與人相處。

1.為他人著想,為自己鋪路

立身處世難免與人有口舌之爭,然而聰明的人以和為貴,盡量避免爭論,贏得別人的好感,那麼在商海中,你就不再孤立。

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羅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書中寫道:

“當我嚐試去了解別人的時候,我發現這真是太有價值了。我這樣說,你或許會覺得奇怪。我們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在我們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大部分的反應是評估或判斷,而不是試著了解這些話,在別人述說某種感覺、態度和信念的時候,我們幾乎立刻傾向於判定‘說得不錯’或‘真是好笑’‘這不正常嗎’‘這不合情理’‘這不正確’‘這不太好’。我們很少讓自己確實地去了解這些話對其他人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這就是善於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們仍過分地相信自我的標準。因而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遭遇太多的爭論,造成太多心與心的嫌隙。在那些自以為是的爭論中,人們竭盡全力地維護那些並不全麵、並不成熟的觀點。一場狂風暴雨般的唇槍舌劍過後,人們得到的僅是“心亂”,失去的卻是“親密無間”,在過後的日子裏,我們發現那是嫌隙與隔膜。

卡耐基曾說: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還是輸了。在爭論中,並不產生勝者,所有不願對敵的人在爭論中都隻能充當失敗者,無論他願意與否。因為,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都隻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絕對正確,即使你感到自己的錯誤,卻也絕不會在對手麵前俯首認輸。在這裏,心服與口服沒法達到應有的統一,人的固執性,將雙方越拉越遠,到爭論結束,雙方的立場已不再是開始時的並列,一場毫無必要的爭論造成了雙方可怕的對立。所以,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事實上,人們已深深領教了“死要麵子”的苦果,所以,人們不再麵臨任何的障礙,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用來迅速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比起為自己爭辯有效得多。避免爭論,人們贏得了好感。

2.你給別人留麵子,別人給你好辦事

在做人辦事時,應和和氣氣,有損人麵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損別人麵子的話則一定不要說,這樣,當請別人給你辦事時,別人才不至於拒絕。不給人麵子帶來的後果有時是很嚴重的。

三國名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匹馬斬顏良,偏師擒於禁,擂鼓三通斬蔡陽,“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這位叱吒風雲、威震三軍的一世之雄,下場卻很悲慘,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關羽兵敗被斬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吳聯盟破裂,吳主興兵奇襲荊州。吳蜀聯盟的破裂,原因很複雜,但與關羽其人的驕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曾反複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關羽對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瞧不起東吳,也瞧不起孫權,致使吳蜀關係緊張起來。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裏,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求結兩家之好”“並力破曹”,這本來是件好事。以婚姻關係維係政治聯盟,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認真考慮一番,利用這一良機,進一步鞏固蜀吳的聯盟,將是很有益處的。但是,關羽竟然狂傲地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如此出口傷人?試想這話傳到孫權那裏,孫權如何受得了?又怎能不使雙方關係破裂?

關羽的驕傲,使自己吃了一個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結束了生命。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隻為嘴傷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隻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殊不知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生意場上,原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糾葛,往往隻是因為有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了台,才產生彼此爭鬥的局麵。所以,請牢記“和氣生財,財生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