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揉眼睛
說謊者為了防止別人看出其虛假的表情,常用這種手勢掩飾自己。說謊時,男人一般用力揉眼睛。如果說了大謊,他講話時經常會向別處看,通常會向地板上看,女人說謊時通常輕揉眼睛稍下的部位。
3.撓脖子
說謊者講話時常用寫字的那隻手的食指撓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這種手勢通常要撓上5次左右。
4.摸鼻子
這種手勢是老練、喬裝的表現。摸鼻子手勢包括在鼻子下方輕揉幾下,或者很快地揉一下,甚至摸得特別快,幾乎不容易察覺到。有一種關於摸鼻子手勢產生的解釋是:當相反的想法進入腦子時,潛意識就會指令手去掩嘴。然而在掩嘴的最後時刻,為了使動作不明顯表現出來,手又不知不覺地離開麵部,快速摸鼻子就這樣形成了。
5.搓耳朵
這種手勢常暗示著聽者沒有聽出謊言。搓耳朵的變化形式還包括拉耳朵,這種手勢是小孩子雙手掩耳動作在成人動作中的一種重現。搓耳朵的說謊者還會用手拉耳垂或將整個耳朵朝前彎曲在耳孔上。
在錯綜複雜的商場上,這幾種小動作雖不是判定謊言的直接依據,但也能給你作為一種參考和一點提示,讓你對謊言留心觀察。
交朋友一定要慎重選擇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一個沒有親屬孑然一身的人,住在遠離城市的荒僻的森林裏成為一名隱士。由於十分孤單,他和一隻熊認識了,不久就成了好朋友,誰都覺得不能分離,所以整天待在一起。
有一次,在一個明朗的夏天,他們定了一個小小的計劃,要到森林裏草地上去溜達,還要翻山越嶺地去遠足。可是,因為人的力氣總比不上熊,隱士在正午的炎熱下跑累了,熊回頭看到它的朋友遠遠地落在後麵,心裏充滿了關切。它停下腳步來喊道:“躺下來歇一歇吧,老朋友,如果你想睡,何不打個盹呢!我坐下來給你看守,以防有什麼意外。”
隱士感到有睡覺的必要,就躺下來,深深地打了個嗬欠,很快就睡熟了。熊忠實地守候在朋友身邊。
一隻蒼蠅停在隱士的鼻子上,熊連忙來驅趕。蒼蠅又飛到隱士的臉頰上。“滾開!”蒼蠅又落到朋友的鼻子上去了,而且越發堅持要留在那兒。熊於是一聲不響,捧起一塊笨重的石頭,屏住氣蹲在那兒。
“別吭聲,別吭聲!”它心裏想道,“你這淘氣的畜生,我這回可要收拾你!”它等著蒼蠅停在隱士的額角上,就使勁把石頭向隱士的腦袋砸過去,這一下砸得好準,把腦袋砸成兩半,熊的朋友就永遠長眠不醒了。
緊急的時候得到朋友幫助是寶貴的,然而並不是人人都會給予恰當的幫助。千萬不要交過分愚蠢的朋友,因為他們比任何敵人都要危險。也許他們是好人,但是他們很有可能將你的生活或事業弄得一團糟,使你不得不花費很多時間來理順自己的人生軌跡。
“朋友”一詞在現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雖然大家都說隻要生命存在,“朋友”就會在生命中紮根,但還是有太多的人因為交友不慎而走上了扭曲的人生道路,因為朋友的背信棄義、相互攻擊、拆台而感歎人間的蒼涼。
因此,在交朋友時你要謹慎,要對對方多了解。人是很複雜的,了解一個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隻要你注意觀察,就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喜好來了解他的素質、修養和品德。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隻有性情相近、脾氣相投的人,才能走到一塊成為朋友。如果對方的朋友都是一些不三不四、不倫不類的人,他的素質也不會太高;如果他結交的都是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他自己的修養也不會太好。有的人交朋友以性格、脾氣取人,能說到一塊就是朋友;有的人則以追求取人,有相同的追求就能成為朋友;有的人則因為愛好相同而走到一起。但無論如何,隻有兩個修養相當、品質差不多時才能成為永久性的朋友。所以,了解一個人的朋友也就了解了這個人。
想了解一個人,還可以觀察他是怎樣對待別人的。
人在得意的時候,特別愛訴說他與別人在一起交往的情景,他說的時候是無意的,不會想到他與被說人有什麼關係,所以,一般比較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