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倘若我們能夠把傳播媒體整合應用,那麼就能夠產生極其可觀的傳播效益,不僅能夠延長受眾對廣告的注意時間,而且可以帶來協同效應。
因此,企業在投放廣告時,應記住一句話,企業在選擇廣告媒體時,隻有一個原則,那就是適合。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製定相應的投放策略,隻要策略得當,一樣能取得好的宣傳效果。
廣告的N個忌諱
企業做廣告是一種包裝,這就像女人打扮自己,好的裝扮可以吸引更多的關注。企業做廣告也是如此,雖然倡導“綠色原裝”,但要女人放棄裝扮肯定得不到實質性響應。所以廣告宣傳已經成為企業營銷不可缺少的一環。
該花的一定要花
前麵曾提到過一句話,大意是企業主知道廣告費一半以上是浪費了,但不知道浪費在哪裏。許多所謂的“營銷大師”也紛紛引用,卻不提及這句話成立的前提——先把廣告本身做好!把廣告自身做好,就像女人適宜的淡抹濃妝,然後紮到人堆中才能出盡風頭,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其他需求。否則臉上的脂粉還沒有抹勻畫好,到大眾麵前自吹容貌,隻會自取其辱。但可惜的是很多企業,還停留在花錢買洋相的階段。
以最常見的企業宣傳冊為例,有兩個同一檔次的競爭對手,宣傳冊印刷成本相近,效果卻截然相反,最大原因就是其中一家企業廣告負責人的水平差距或前期工作沒有做紮實。很多企業,媒介費一擲千金,卻在創意、策劃、設計、製作等必要環節舍不得掏腰包,貌似精明,其實是最大的浪費。
企業宣傳是為了帶動銷售,提升企業形象,不是為了炫耀,節約是必須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就像送禮,能少花錢多辦事最好,但為了把事情辦成,禮品的選擇卻是十分重要的。
做廣告應該避免的誤區
在廣告宣傳語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禁忌:
1.不宣傳產品的特殊性。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很多同類型的產品,想讓消費者購買,就要有特殊的地方。因此在做廣告時,要抓住產品的一些獨特之處來做宣傳。比如果粒橙,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橙汁飲料,本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廣告在宣傳時卻抓住了一點,那就是陽光果肉,表明了它與其他的橙汁飲料不同之處,因此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當然也有一些特例。比如一個新品類上市之初,消費者對該品類缺乏認知,那時則應注重品類共性的訴求,而非強調個別品牌的特性。比如,雀巢咖啡剛進入中國大陸時,人們對咖啡類產品缺乏了解,說到咖啡,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苦、澀、難喝。然而雀巢以一句“味道好極了”打消了人們心中的疑慮,打開了中國的市場。
2.一則廣告裏強調過多的產品優點。一則廣告隻要告訴消費者一點就可以了,不要指望著在一則廣告裏將產品所有的好處都告訴消費者,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企業花錢說了幾分鍾,消費者一點也沒記住。所以做廣告,要將產品最吸引人的一點展現出來,讓消費者記住,目的就達到了。比如“娃哈哈營養快線”,它的廣告詞,就是隻宣傳一點:“十八種營養在裏麵。”隻是這一點,就能讓消費者記住並購買。
3.總是模仿別人。現在有很多企業在做廣告時,總是模仿他人。這樣的做法,不但起不到為自己產品宣傳造勢的作用,還會在無形中替對手做廣告。因為,人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別人的產品已經被消費者記住,你的廣告又與他人相似,這會讓消費者很難分辨。更不要談記住了。產品要有差異,廣告更要有差異。當然了,廣告代言有名人效應,廣告詞也可以有品牌效應。一些小企業的產品,可以借助大品牌的廣告語,讓消費者記住。這也是小企業的一種宣傳策略,有時,這種策略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不懂得廣告要盡量短小精悍。太長的廣告語,難於閱讀,難於記憶,不利於傳播。另外,訴求點多也往往導致長度過長。因此企業在做廣告時,要讓廣告盡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隻有這樣,才有利於傳播。
5.弄虛作假。有很多企業在做廣告時,用請明星做虛假廣告的手法,來欺騙廣大消費者,這是一種十分不道德的行為,在實質上已經觸犯了法律。這種情況一旦曝光,那企業隻有一個結局——倒閉。
假的就是假的,欺騙隻是暫時的,企業要想長久發展下去,還是要以誠信為主,讓消費者的口碑伴著企業走向輝煌。
我們知道企業做廣告的目的是銷售產品和樹立企業形象,因此,多了解廣告的忌諱是有利於企業自身發展的,至少可以做到少浪費或不浪費時間與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