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種成正比的關係是企業選擇媒體時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因為它關係到企業品牌傳播力度和可信度。所以在投入廣告時,企業要從媒體是否能夠對品牌形成正比關係的作用出發,考慮投放問題。在一般情況下,越是強勢的媒體這種效應越明顯。
比如,中央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這兩個電視媒體就有著各自的影響力。中央台是全國凡是有電視都能看到的媒體,所以它是全國性的;而地方台的影響力隻限於當地。當然了,兩者的投入價格也是存在巨大差異的。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企業因資金問題無法實現在強勢媒體投放廣告,這個時候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呢?我們不妨采取古代嫁娶時的原則——門當戶對。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選擇與自己處在同一位置或比自己稍強的一些媒體作為傳播媒介,同樣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2.多元互補性。現在,媒體越來越豐富,消費者獲得資訊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對媒體也有了一定的選擇性。在過去的時代,人們常常可以聽到關於靠單一媒體做廣告而使產品銷售大增的例子,但現在卻無法實現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現在的媒體呈多元化發展趨勢,而且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受眾,以前的辦法在今天已經看不出效果了。可是企業的品牌傳播還要繼續,於是,媒體的多元互補性又浮出了水麵。
我們知道,不同的媒體有各自不同的傳播優勢和劣勢以及受眾群體。比如,電視的宣傳力度大,但企業信息卻不全,而報紙、雜誌正好與之相反,兩者通力合作,就可將企業的信息和知名度全部傳遞出去。因此企業在做廣告時,要善於利用媒體的這種互補功能來達到企業宣傳的目的。
3.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受眾。在產品上市之初,很多企業就明白,這種產品的受眾在哪裏。比如口紅,它的消費者是年輕時尚的女性,而手表則是男士的最愛。媒體也是一樣,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受眾:時尚雜誌受年輕人的喜歡,而老年刊物得到老年人的歡迎,少兒讀物自然是小朋友的最愛。這些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前麵說了,媒體處在多元化的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情況就會越來越明顯,分支也必然會越來越多。所以企業選擇媒體要符合自己的產品特點。比如,一個化妝品的廣告,卻在汽車雜誌上發廣告,這就是一種浪費行為。我們知道,汽車雜誌的主要受眾群體是男性,而男性雖然也用化妝品,但畢竟是少數。所以這樣的廣告顯然是大腳穿小鞋,不合適宜。
品牌的受眾要與媒體受眾相符,隻有這樣,才能產生宣傳效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了,世事是沒有絕對的,完全符合隻是理論上才會產生。但企業要盡量讓兩者受眾相吻合,因為吻合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品牌的影響力,吻合度越高,影響力也就越高。
為自己的品牌訂製合適的媒體
企業宣傳自己的品牌要注意方法,“條條大道通羅馬”,目的雖然隻有一個,但方法卻可以有很多種。當一種辦法失效時,一定會有其他的辦法來達到目的,企業不要做“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傻事。尤其是在選擇傳播媒體時,更要注意這一點。不要盲目跟風,因為同類型的產品選擇了這個媒體,你也跟著選擇,卻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這樣的選擇並非明智之舉。現在,媒體形式越來越多,企業要為自己的品牌量身訂製合適的媒體,讓宣傳起到應有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選擇好品牌傳播媒體之後,我們還要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我們要把資源進行整合,讓其發揮最大的效用。比如說電視媒體,影響力很大,但費用很高,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無法傳遞企業產品的完整信息;報紙影響力雖然相對較小,但卻可以將信息展示在大眾麵前。所以,企業要綜合運用這兩種資源,達到讓商品深入人心的目的,建立起與客戶的互動關係。
有這樣一個品牌,就曾經用極少量的資金有效地啟動了品牌傳播。在產品上市前,企業先是做了一個全方位介紹品牌的網站,設有論壇等供受眾自由發表自己意見的版塊,並將產品有獎促銷活動和參與方式都公之於眾,還選擇了5個地點進行免費體驗活動,通過廣播將消息告之市民。企業通過這樣一些費用低的媒體,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迅速打開並占領了該地區的市場。由此可見,企業想打開市場,就要將策略應用得當。這個例子,就是將媒體整合應用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