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集成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一條重要規律(3 / 3)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是一個不斷選擇的動態的曆史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並獲得民族形式、中國氣派的具體過程。在這裏,我們不能把“化”簡單地等同於“應用”。“應用”是指運用馬克思主義去解決實際問題,而“化”,則更側重該理論本身的變化過程,更強調的是吸收其他一切有益的理論成果和智慧,把它納入到自己的理論體係當中去,進而形成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它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實踐證明,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若想健康的向前推進,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必須適時對人民、全黨、社會、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及時地梳理和集成。

(三)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比較善於獨立思考的政黨。?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且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質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比較善於獨立思考的先進性的政黨。在革命初期,共產黨沒有照搬外國經驗,而是聯係中國實際情況,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 “農村包圍城市”等全新戰略,短短幾年就確立了革命基礎。在抗戰初期,共產黨沒有和某些黨派一樣悲觀絕望或者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大國身上。而是提出了“持久抗戰”的理論,為抗戰指明了方向。中國共產黨恰是一個善於在探索中學習、在借鑒中創新、在建設中突破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能夠及時促成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和時代特征的結合,從而把理論轉入運動,把理想變為現實。

(四)以中國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實現黨內外國內外經驗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途徑。劉少奇在黨的八大報告中曾強調:黨的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學會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去研究和整理自己的經驗,在經驗中找出具體事物發展的規律性”。6但是僅僅實現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善於借鑒、吸取世界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成果,集成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智慧,並在此基礎上開拓創新,進而豐富和完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當前,中國共產黨適時地集成人民的智慧,全黨的智慧,社會的智慧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智慧,進而歸納總結、開拓創新, 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飛躍,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次與時俱進。因而,我黨需要在實踐中把握集成創新這一重要的內在規律,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實踐。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7.

2、毛澤東選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1.

3、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5、江澤民.論“三個代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165.

6、劉少奇選集:下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