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善於集成全黨智慧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才能出真知。你若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須親自嚐一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何況黨內的廣大黨員同誌是處於工作的第一線,他們的意見、創新和研究成果必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豐碩成果的基本條件。譬如,我們“不怕苦、不怕累”的長征精神,就是我們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兩萬五千裏長征,曆經千辛萬苦而打造的。為此,我們就要不斷的擴大黨內民主,促使決策民主化、科學化,使民主選舉、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在黨內蔚然成風。
(三)善於傾聽社會聲音,集成社會智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實踐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是係統的社會變革,這需要社會各界、各方麵主體的聰明才智和積極參與,這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進程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各條戰線上的兄弟姐妹們始終以高度的熱情積極投身偉大祖國的建設,獻言獻策、身體力行。也許,在中央討論和分析問題時候,他們會因所處的環境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經驗水平不同,思考問題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聲音。但正是有了這些“不同聲音”,在比較和鑒別中可能會促使正確的意見得以堅持,使不正確的意見迅速得以糾正;正是有了這些“不同聲音”,領導者可能頭腦就會清醒起來,看到存在問題,較好地樹立問題意識、憂患意識。對此,十七大報告也明確提出“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3。
(四)善於借鑒、吸取世界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成果,集成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智慧
鄧小平同誌可以說是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經驗和教訓的典範。1992年初,他在南方談話中就曾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4在這裏,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當然也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有益的經驗和做法。正是基於上述深刻認識,我們黨才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才有了今天的國力強盛,人民幸福。因此,一方麵我們要善於借鑒和吸收國外有益的實踐經驗及做法,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實踐提供了極其重要、極為豐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麵要善於借鑒國外一切有益的理論成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提供豐富的思想材料,不斷豐富當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三、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實踐中遵循集成創新規律的必要性
(一)馬克思主義具有開放性的理論特征。中國古語言道:山不辭微塵,所以成其高;海不絕細流,所以成其深。任何真正科學的理論都具有開放性的品格,馬克思主義自然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穩定的,但是其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正因為如此,在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的關係上,江澤民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5馬克思主義從它誕生起,到今天已經走過了100多年不尋常的曆程。期間縱然曆經了無數的曲折,也不止一次的遭遇過低潮,但是現在它作為一支革命的旗幟依然屹立於世界,並且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不隻因為它是普遍真理,更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具有徹底開放特性,它是麵向人類曆史、現實和未來開放自己,是真正與時俱進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