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委婉語在國家事務中的應用。
3.1關於經濟的委婉語。
政府不斷創建服務於其政治目的的委婉語以覆蓋貧困和失業等問題。例如,在美國,窮人被稱為“the deprived, the less well off, man of modest means”,貧窮的地區被稱為“the inner city”, 失業被稱為“between jobs”,缺乏就業保障被稱為“job flexibility”。失業在西方國家已經成為一個大的社會問題,一個人一旦失去工作,貧困是不可避免的結果,沒有人喜歡過貧窮的生活。因此,失業在經濟競爭中已成為一個熱點話題。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失業和貧困問題時習慣用含糊的詞或短語表達。例如,當老板想辭退湯姆,他就被“laid off”、“eased out”或“given the walking ticket”,他成為了一個“lay-off worker”。起初他是“out of pocket”和“lived in reduced circumstances(penniless)”,然後他“lived in difficulties(in debt)”,後來他別無選擇,隻能“move into a sub-standard housing(slums)”。世界上沒有貧窮的國家,因為他們都被稱呼為“developing nations”或“emerging nations”。
3.2關於政治的委婉語。
在20世紀初,西方國家勞動者和資本家的關係很緊張,罷工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覆蓋矛盾,罷工被引用為“industrial dispute”,抵製被稱為“student unrest”。美國以完美的法律製度自豪,但也充滿了各種社會犯罪。為了避免那些可恥的說法,委婉語是經常被使用的。例如,偷竊稱為“to hook, to palm, to work the hole”,搶劫被稱為“to clip, to put the arm on”,謀殺被稱為“to cross out, to go cool”。大多數政治組織更喜歡使用委婉語。美國聯邦調查局組織的活動經常被批評和嘲諷,公民尤其不同意他們的搜索活動,這一行為嚴重侵犯人權。為了覆蓋他們的非法活動,組織者的發言人創造並改變了他們的演說,使用了一係列的委婉語,比如“technical trespasses, surreptitious and warrantless investigations”,實際上這些詞都是“break in”的委婉語。3.3關於軍事的委婉語。美國和英國盟軍在伊拉克的軍事活動也帶來許多政治委婉語。戰爭開始被稱為“moment of truth”,這場戰爭的口號被稱為“Iraqi Freedom”,非法和野蠻的侵略行為稱為“liberation”,爆炸稱為“a target of opportunity”,它是伊拉克領導的一個目標,其實質是“random bombing”。政府討論越南戰爭也充滿了委婉語,居民被監禁和村民被燒毀是“pacifications”,B-525轟炸被稱為“ordnance delivery”,毀壞了莊稼被命名為“defoliation”,戰爭本身並不是一個戰爭而被稱為一個“conflict”。
結語。英語委婉語廣泛用於人們的日常溝通,可以反映出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從而也體現出了委婉語的各種社會交際功能,它使用較愉快、非直接詞代替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表達,不僅促進英語語言的發展,也豐富了英語的詞彙語言。委婉語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對於我們學好英語,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馮翠華. 英語修辭大全[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3.
2、揚才英. 淺談美國社會現象與英語委婉語的使用[J].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5.
3、張競碧. 政治活動中的委婉語[J]. 湖北工學院學報.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