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呼喚班主任的人性化管理
教育論叢
作者:杜紅慶
摘 要:在現代教育詞彙中,“班主任”一詞大家很熟悉。“班主任”經曆了漫長的教育實踐,己經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實踐內涵,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沒有“班主任”, 沒有班主任的卓越的工作,就談不上對未來人才的教育。重視人的全麵發展,重視學生完整人格培養、個性充分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和共同趨向。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校園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在現代教育詞彙中,“班主任”一詞大家很熟悉。“班主任”經曆了漫長的教育實踐,己經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實踐內涵,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沒有“班主任”, 沒有班主任的卓越的工作,就談不上對未來人才的教育。重視人的全麵發展,重視學生完整人格培養、個性充分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和共同趨向。班主任一方麵承擔教學任務,另一方麵又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這種工作的雙重角色有利於班主任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的重任,實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完整人格,正是廣大教師所要做的。班主任作為教師集體中的一員,有其特殊性,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就是要把自己和“教書育人”的影響力進行整合,形成“教師集體”影響力,進行班集體的培養,塑造完整人格。
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對班級的管理。作為班級最直接、最主要的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各個方麵的發展。將一個人人都搖頭的落後班級帶成個個都誇獎的先進班級的班主任和將各個方麵都很好的班級帶成令人失望的後進班級的班主任在許多學校都有過,這其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是產生這個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在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強調個性發展的課程價值取向的今天,那種什麼都想管,什麼都不放心,一心隻想著學生成績的工作方法己經過時,因為我們現在是麵對著懂得可能比你多,個性鮮明的現代青年學生,當然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也必須有相應的方法去管理。初中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們渴望去用各種方法獲得一切想知道的東西。但他們往往因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行而象海綿一樣什麼都吸收了。因此班主任就要給他們以適當的引導,幫助他們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引導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不能生硬地規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等等。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管理模式,充分體現出人性化的管理特色,這應該從三個方麵做起。
第一、要處理好班主任與學生的關係。
對待學生要平等、寬容。所謂平等就是要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平等對待,絕對不能認為他們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自己是管理者,應該去管、去壓,班主任和學生絕不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學生也是人,動輒就訓,就壓,甚至是罰,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謂寬容就是能“容人之長,也要容人之短”,當然這個“短”是有限度的,對學生善意的、朋友式的提醒,往往比嚴厲的批評或訓斥效果要好。畢竟每個學生都是有上進心的,都愛麵子,生理和心理發展都很快的初中生尤其如此。平等、寬容體現人性化,能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全麵發展的領路人、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