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我國思想品德課程教育改革後的新模式的影響
教育論叢
作者:曾子茜 蘇敏
摘 要:一直以來,思想品德教育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課標的下達更是將素質教育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高職高專學生作為大專院校的培養對象,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在現實時期,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代,因此我國思想品德課程教育改革新模式下,也應該構建起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本文從我國思想品德課程教育改革後的形式出發,積極探索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讓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取得實效,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引言
一直以來,思想品德教育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課標的下達更是將素質教育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世界觀。高職高專學生作為大專院校的培養對象,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隨著國家人才強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連續多年都是呈現出超常規發展的態勢,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的發展。為了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全麵做好新時期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通過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再加上新課標下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改革和結合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我們深刻領會到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後創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一、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發展方針,中國經濟進入了持續健康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特別經濟體製改革的逐漸深化,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顯著的增強,教育文化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伴隨著高校教育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快速、高校發展的時期。整體來看,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整體上積極向上的,能夠起到積極的教育效果。但是,伴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之高等職業院校辦學能力的不斷加強,雖然當前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可是生源質量較之以前也有所下降,在思想行為上的不良表現也層出不窮。因此我國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改革也是現實社會、經濟、政治和教育發展的要求,而在當前的思想品德課程教育改革新模式下,也應該構建起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關於這一模式的創建,筆者有以下的體會:
二、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首先,思想政治的教育不論在什麼環境下,接受何種改革,都還是要遵循起基本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因此,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作為思想教育的重點,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全麵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為對象,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學生全麵發展為目標,加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具體的實踐上,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思想教育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而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