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之探析(2 / 2)

商業性文化是文化多元化格局中的一種,是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來的。與此同時還帶來了創新、功利、務實等一係列新的價值觀念,這些新的觀念不斷被人們認可接受,但市場經濟固有的趨利性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摻雜著利益的東西。主要有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有些人隻熱衷於追求金錢財富,淡化了政治意識、全局意識,這種價值觀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著極大的危害性,嚴重時會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離,迷失人生前進的方向,走入歧途等,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必須麵對的一個新挑戰。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應對措施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

高校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首先自身要明確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我國的傳統文化曆史悠久,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都比較穩定,與高校現階段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吻合,與我黨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相一致,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重點突出愛國主義,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要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主導思想的一元性。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減少情緒化色彩,增強理性思維,在對待西方文化思潮時,引導學生用馬列主義的觀點、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批評,堅決抵製西方腐朽思想的入侵。最後要積極吸收外來文化中好的東西和精髓。一方麵要尊重、保護、提煉非主流文化中那些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麵要借鑒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積極的、向上的思想文化成果。以開放的文化心態,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間的關係,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

2.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式

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手段,開展網絡化教學。網絡為思想政治教學開辟了新的教育平台,高校思政教學在網絡教學中要確立傳播馬列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主陣地,大力弘揚和捍衛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精心設計網站主題,上傳引導大學生吸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精髓的資料,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管理和監控,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製不良文化。進行引導式教學,適時適當地借鑒外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技巧,著力培養大學生的自我修養、自主選擇的能力,讓大學生在複雜的環境下始終堅定思想政治方向。教師必須要創設一種民主、平等、開放的教學情境,提高大學生的表達、協商能力,幫助他們在多元價值麵前進行理性選擇。

四、結語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持續的課題,需要根據時代形勢,不斷做出調整,還要適應時代變化發展的要求。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文化多元現象,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采取措施增強思政課教師教學創新的動力,切實促進高校思政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賈紅國. 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J]. 中國校外教育, 2012(06).

2、王愛蘭, 常寶紅. 對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思考與建議[J]. 青春歲月,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