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不管怎樣改革應該以“因材施教”為原則,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特點、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製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就其本身而論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但有自己的適用範圍,主要用於部分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工商管理、法學、醫學、國際商務等學科領域.在外貿英語函電教學中是否宜於廣泛使用還有待研究。例如下邊的這個案例用來教授外貿函電中索賠的函件:
有一份CIF合同,賣方貨物已按合同規定的期限在裝運港裝船,但受載船隻離港不久後,觸礁沉沒。第二天.當賣方憑提單、保險單、發票等單證要求買方付款時.買方以貨物全部損失,拒絕接受單證付款。試問在上述情況下,賣方有無權利憑規定的單證要求買方付款? 其一,此案例考查或者說教授學生的是外貿知識,用來教授《外貿實務》還算不錯,用來教授《外貿函電》的投訴和理賠信函,幾乎無用處;其二,此案例似乎是一個不太了解外貿的人閉門造出來的:隻告知貨物觸礁沉沒,不告知支付方式,憑什麼單據向買方要貨款?既然是CIF,買方應向向保險公司索賠。所以最後的提問應該為:應該向哪一方提出索賠?誰提出索賠?
就算上述案例提出“如何通過函電解決投訴理賠問題?”,學生還得先學會投訴信函的常用句式,和專業術語,然後才可以表述出該信函應有的內容和形式。而這些固定的句式,專業的句式並沒有在案例分析、討論中得到練習、強化。更有甚者,有的外貿函電教師幾乎把多半時間花在了讓學生分組分析案例,討論案例,上交討論報告,最後講評。真正用在信函模擬和練習的時間太少,以至於學生寫信時離不開樣信。長此以往,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教授《外貿實務》老師,因為他們的課程得到了雙培的強化。情景模擬教學法教授外貿函電也存在著這樣的的弊端:教師們在課堂上模擬詢盤、報盤、還盤,而真正的信函寫作練習時間分配不夠。(注:情景模擬教學法應屬於傳統英語教學法,很多教師把它用作與傳統英語教學法對立例子,本來是不恰當的)
案例教學和情景教學法可以應用於《外貿英語函電》教學,但要圍繞信函精心設計,目的要為信函寫作服務,不能本末倒置。
2.對《外貿函電》教材編寫體例的認識誤區
許多教師抱怨外貿英語函電的教材種類繁多, 但隻適合於學生基礎比較好的研究型高校,卻不適合應用型高職院校學生使用,不符合高職學院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英語水平,樣信多數是互相引用,內容比較陳舊,所用的語言也繁冗,不符合函電語言的發展趨勢。這種認識實在失之偏頗。其一,無論是研究性高校學生還是高職院校學生以前都很少接觸外貿英語專業術語;其二外貿英語信函的語言特點是由其本身的特點和功能決定的,不可隨意改變其文體特色。
我們知道外貿信函與普通作文的寫法不同,其文體特征是詞彙特征及句式特征的運用。其行文具有約定俗成的通用格式。在包含協議合同等業務單證的外貿英語函電中,由於此類公函具有特殊的法律效應,更要求文體有高度的格式化,以免引起錯誤的理解。這些特征和要求不可能隨著學生的英文水平不同而改變。無論函電格式和語言怎樣變化和發展都會受到其莊重嚴肅的特性製約而要求用詞精確,句式嚴謹以便形成文本莊重的風格,外貿信函不可能變化成小孩子過家家的語言風格。這就是為什麼外貿函電教材雖然版本繁多,都會大同小異之原因。當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外貿溝通的渠道發生了巨大變化,一般溝通的方式中紙質信函和電報幾乎完全由電子郵件替代。另外,由於溝通方式的變化,信函格式也有所改變:以前紙質信函結尾的署名重視手簽現在因在電子郵件中難以實現而放棄;為了方便電腦的應用和節省時間更多人喜歡信函的齊頭式格式,而放棄縮行式的藝術排版等等變化。但以上變化是外貿函電老師在教學中完全可以駕馭的, 可以隨時按實際情況進行取舍、刪減組合,不應該成為外貿函電教學困難而大談特談,況且這些變化並未也不可能影響外貿信函內容和文體的莊重嚴肅的風格,通用的句式和精確的、書麵化的措辭。所以函電教師不可以期待出現適合學生閱讀水平簡單的、口語化的函電文本。而應該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才是正確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