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舍爾猶太思想及其當代價值(1 / 3)

海舍爾猶太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文學評論

作者:王智慧

摘 要:猶太哲學家海舍爾的思想具有一種悲憫的特質,展現出對人類命運設身處地的關心。通過對人的存在及意義的追問,海舍爾在曆史與現實、宗教與人之間構築關聯,主張用猶太昔日智慧解決現實問題,以崇高的信仰抵抗日益強烈的世俗化傾向,旨在喚起人們對於意義與價值的尊重,這種深刻的哲學反思對於克服當下實用主義泛濫所帶來的庸俗化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自我理解;人;存在;價值;意義

作者簡介:王智慧(1974.7-)男,黑龍江肇東人。白城師範學院講師、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在讀博士,主要從事猶太哲學、宗教哲學等方麵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I106.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2

海舍爾猶太存在主義哲學蘊含著對人類命運設身處地的關心,所以天生具有一種悲憫的氣質。在海氏猶太教思想中,人與神是相互需要的親密夥伴關係,人的存在就是幫助上帝完成他的使命,而上帝的存在能幫助人實現理想的生活。

對人神關係的深刻認知促使海舍爾將人看成一種珍貴的存在,主張人應該進行深刻的自我理解。自我理解乃是一種哲學反思,是人類對自身命運的檢省和對存在意義的拷問。對人的哲學反思促使海舍爾發出了“人是誰”這樣的詢問,這是一個關於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的問題。“人的存在(human being)要求人成為人(being human)。”1海舍爾反對把人與動物相比,要求給人以合理的定位,“人之所以尋求自我認識,並不是想從動物學上對自己加以歸類,也不是想在動物王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試圖認識的不是他的動物性,而是其人性。他並不尋找自己的起源,而是尋找自己的命運。”2對意義的追尋是所有猶太哲學家的共性,海舍爾也不例外。他強調人類生存意義的提升,旨在喚起人們去記起自己的使命。“做人的意義在於關心意義。人不是他自己的意義;而且,如果做人的本質是關心超在的意義的話,那麼,人的秘密就在於向超驗性開放。”3在海舍爾看來,當我們“麵對宇宙那超越心靈的偉大,我們隻能承認的確存在著比人更偉大的意義。”4人的意義是在對人的哲學追問中不斷顯現的,像弗蘭克說的那樣,生命真諦應該在世界尋找,而人類的存在本質在於“自我超越”而非“自我實現”。5

人的存在意義問題是複雜的,也是任何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具有現實的緊迫性。海舍爾一直努力在宗教與人之間形成一種關聯,其實質是希望人的有限生命實現曆史性生存和超越,根據海德格爾的說法,哲學如果不能提供給人們“幸福生活指南”,那麼也應該提供給人們“處世智慧”,現代人的問題是主動或被動地卷入物質的洪流,根本無暇顧及有關生命本質與意義的思考。對於海舍爾而言,人的生存就是要尋求存在與意義的完美結合,從某種意義上說,類似於海德格爾所說的詩意棲居。棲居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而詩意地棲居的內蘊遠非物質地棲居所能涵蓋,物質不能決定棲居者的全部內心感受,技術也不是實現人類詩意棲居生活理想的唯一手段,唯有使棲居者精神層麵上獲得安寧與幸福,才是檢驗“棲居”是否具有“詩意”的最終標尺。海德格爾說:“我們試圖沉思棲居的本質。……真正的棲居困境乃在於:終有一死的人總是重新去尋求棲居的本質,他們首先必須學會棲居。”6這種生生不息的探尋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存在方式,海舍爾對“人是誰”的拷問就是對此種生存方式的先驗沉思。在他看來,人須先認識自己,視自己為一種神聖而珍貴的存在,然後再去探尋生存的意義與價值。“神性乃是人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棲居的尺度。惟當以此方式測度他的棲居,他才能夠按其本質存在。”7將神性作為尺度衡量人類存在的優勢在於,宗教從不將人視為先天完美的存在,而是時刻提醒人類幸福無常,故應克製私欲、淡泊名利,從容地在絕望與希望中尋求內心的平靜。由此看來,深刻的自我理解之後,更重要的是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