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珊的管理藝術(2 / 2)

趙珊來到婦嬰醫院,整合了資源,為降低醫療風險提供了重要保障。她先後聘請了全市的很多專家來到婦嬰醫院,在治療過程中,遇到什麼疑難問題,無論是哪科的專家,一個電話就能趕過來。目前,婦嬰醫院幾乎集中了青島全市婦產界的技術人才,這些人雖然退休了,但仍然熱愛婦產科的工作。來到這裏的很多專家都是和趙珊以前共事過的,大家相互熟悉,彼此很有感情。

“我們成立了青島市的學科專家組,在血液保障方麵,血站還給我們提供了特殊的保障措施,遇到特殊情況,他們會緊急配送。”對於病情確實不適合在婦嬰醫院進行治療的患者,趙珊的保障措施是120,“專家會診完,如果認為確實需要轉到其他醫院治療的話,可以用120把患者安全轉院”。

據趙珊回憶,有位因長期子宮肌瘤引發貧血,並進而影響到心髒功能的病人來到婦嬰醫院。一般而言,體內有這麼大的瘤子,通常的做法是把子宮全部切除,但是趙珊請到了微創領域的專家孫即友,他了解了患者病情之後,采用微創的方法,隻開了個小口,就成功切除了腫瘤,使她轉危為安。考慮到病人的心髒不是很好,需要後續治療,趙珊就為患者聯係了120,不到10分鍾時間,車子就來了,把病人安全轉院。轉院之後,趙珊主動與對方醫院對接,介紹了患者的病情,並一直保持聯係,直到患者順利出院。

在治療過程中,趙珊了解到,這位患者盡管長了9公分左右的瘤子,流血很多,她還是沒有立即治療,而是選擇了一拖再拖,最後危及到了心髒的安全。趙珊認為這種“拖”對於疾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是將小病拖成大病,後果更加嚴重,“有病需要及早治”。

趙珊說,以前的工作經曆和人脈為她建立婦嬰醫院的保障體係提供了重要支撐。

提供更優質、更好的服務,是趙珊認為的辦院“大前提”,但要把這個“大前提”做到位,身為管理者的趙珊,一定會麵臨很多現實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經費。

“以前在公立醫院,爭取經費的難度相當之大,除非‘感動上帝’,才能得到經費,買些好的設備,”趙珊認為,來到婦嬰,院長鄭新永非常支持她的工作,“隻要覺得合適,他一拍胸脯就可以買。因為他也想在青島市做出一流的、高端的品牌”。決策環節比較少,因而發展的製約因素也比較少,這正是趙珊選擇到民營醫院的原因之一。

“不能重臨床輕管理”

趙珊認為,對於民營醫院,應該從衛生改革的大趨勢去認識。衛生改革應該是在民營醫院達到一定的標準後也可以獲準進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公立醫院的不足。

-

據了解,在上海的民營醫院,為產婦生產提供了30萬張床位,還供不應求,而在青島,隻能提供5萬張,青島的民營醫院還有很大的發展提升空間。加大民營醫院的投入是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也是滿足群眾醫療保健需求的必要措施。

而發展民營醫院,必須重視管理工作。“不能在辦院過程中,重臨床輕管理,管理很重要”。趙珊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有了先進設備,先進車輛的急救中心,如果管理不好,碰到心髒病人,在第一時間車子出不去,勢必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因為救人是分秒必爭的事情。心髒病人的黃金救護時間隻有6分鍾,6分鍾之內能救治就可能活過來,過了6分鍾,90%以上的患者都會死亡。”

趙珊身居管理崗位多年,深知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趙珊看來,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發揮好每個人的特長,合理安排每個人的工作,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作為婦嬰醫院執行院長的趙珊,目前主要協助醫院抓好醫院的管理工作,利用資源優勢和自身的人脈優勢,為母嬰健康提供服務和保障。

“不重視管理就會出事,做手術時血漿拿不來、會診時專家到不了現場都不行,這些都需要靠有效的管理來進行協調。”

除了這些宏觀層麵的協調工作之外,在趙珊看來,更要注重日常的細節工作。

“優勢在於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趙珊常用這句話來說明細節的重要性。她經常會親自檢查醫院的安全用電,天冷了還要解決全院職工的取暖問題。正是把工作做到了最細微處,全院職工才能全力、無後顧之憂地為客戶服務c

如何通過高效的管理完善醫院的各個細節,以更好地服務患者,是趙珊一直在思索的問題。雖然她已經取得了很多成績,但無疑,管理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做好和完善婦嬰醫院的管理工作,趙珊清楚,她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