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業數字化發展模式解析(3 / 3)

首先,堅定內容收費探索的決心

麵對已經習慣免費閱覽新聞的受眾以及擁有豐富免費內容的商業網站,大眾媒體進行內容收費嚐試,往往讓人覺得無望,但紐約時報內容收費的初步成功讓國內報業看見了希望。在2010年的調查中,美國有超過半數的網絡新聞讀者是通過大型新聞門戶網站閱讀新聞的,其中雅虎新聞、穀歌資訊和AOL等新聞門戶網站是美國用戶主要的網絡新聞閱讀來源,超越CNN、CBS和紐約時報網站。就是在這樣的新媒體生態環境下,紐約時報堅持了內容收費。從紐約時報內容收費的初步成功可看到:在網絡開放情況下的信息易得和過剩所造成的市場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確保了專業化、高質量內容的價值。

很多嚐試內容收費的網站都擔心收費會讓讀者流失,從而影響廣告收入,最後落得內容付費收入抵不過廣告流失的結果。金融時報網和紐約時報網的內容收費探索基本可打消這個疑慮。英國金融時報已有10年內容收費經曆,2011年金融時報印刷版發行量約40萬份,網絡版付費用戶是20.7萬,有300萬免費注冊用戶,每月可免費閱讀10篇文章。迄今為止,其付費數字業務營收每年增幅超過50%,網絡廣告業務營收的增幅也保持在兩位數,內容收費並未造成廣告和付費業務的此消彼長。紐約時報網在進行收費前,全球獨立訪問用戶量是4500萬,當前付費用戶已達80萬,從紐約時報網擬將其可免費閱讀文章數量減半這一舉措看出:紐約時報並不擔心其免費用戶的流失,換句話說,即使廣告投放量降低,紐約時報也堅信其內容收入會補足減少的廣告收入。

我國報紙印刷版的盈利空間在不斷收窄,而基於新媒體的廣告收入在不斷增長,報紙讀者也在持續流失,這些壓力都給了數字化內容收費嚐試的動力。而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國外報紙對數字化內容收費的成功探索,證明了讀者願意為有獨特價值的數字化內容付費。所以,盡管我國新媒體生態與美國不盡相同,讀者免費閱覽數字化新聞的習慣更為頑固,生產獨家內容的成本會更高,但數字化內容收費成功的先例也應堅定我國報業探索的決心。

其次,確定內容付費的範圍、方式

新聞網站的內容收費實踐證明,讀者對獨特的有價值的高質量內容有付費意願。獨特內容主要指讀者通過其他方式無法獲取的獨家的專業的內容。內容對讀者有價值,涵括精神和功能兩個層麵。閱讀內容能夠給讀者帶來精神愉悅就屬於精神層麵,而功能層麵主要指內容對讀者有用,例如居家、投資、育兒等方麵。

由於內容收費市場屬新興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故需要不斷試探市場反應,製定可行的收費標準,紐約時報從最早的1996年對國外讀者收費、微付費、精選內容收費,到現在的付費牆收費,收費標準在不斷地變化和細化,這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是基於對市場的研究。例如當前對iPad用戶每四周收費20美元,高於智能手機的15美元收費標準,這項收費標準的依據來源於對蘋果設備使用人群收入水平較高的研究結果。而對推特和臉譜社交平台用戶無限製免費瀏覽網站新聞,這項收費標準依據是:社交平台用戶是紐約時報網站急待開發的內容付費人群。網民在這兩個社交平台停留的時間遠遠高於在新聞網站的停留時間,為他們提供免費新聞瀏覽,有利於擴大紐約時報在社交平台用戶的影響力,養成他們的新聞閱讀習慣,爭取他們成為未來紐約時報新聞的收費用戶。

再次,調整業務流程以有利於報業數字化發展

業務流程是保證戰略實施的基礎,故業務流程的調整是戰略驅動的結果。目前,大力進行數字化發展的報社都圍繞著數字化業務進行了流程再造。例如,華盛頓郵報將旗下不同媒體平台的內容生產整合到一個平台,成立統一編輯部,由一個主編統領,負責內容以不同格式在報紙、網絡等各媒體平台的編發。紐約時報也從2005年起將其印刷版和網絡版編輯部合並,成立聯合編輯部。這種流程再造避免了內容重複采集,降低內容生產協調成本,從而提高了內容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當然,流程的再造對內容生產的統領者和記者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內容統籌成本會提高,記者的培訓投入也會增加。

最後,加強技術隊伍建設和自主客戶端開發

在數字化轉型發展中,傳統報業集團宜著力打造研究團隊和技術支持團隊,推動數字化發展的科學決策,創新數字化業務以及保證數字化平台安全高效。紐約時報2006年就成立了網絡研發部門,專門研究讀者不斷變化的閱讀習慣,以及讀者對新聞獲取方式和呈現方式等新聞消費偏好,極大地推動了數字化業務的創新。基於網絡研發結果,紐約時報開發了一係列的新聞客戶端,讓用戶能夠用電腦以及手持設備獲取多平台聚合內容、離線閱讀新聞等。並集成社交平台推特應用以及穀歌地圖應用,開發出將推特點擊最高的帖子、穀歌地圖以及有關的報道、評論關聯在一起的多平台新聞客戶端。截至目前,紐約時報已開發出20餘款這樣的新聞客戶端。

在國內,搜狐於2010年推出為智能手機量身打造的“訂閱平台+實時新聞”的新聞客戶端,截至目前,搜狐客戶端作為訂閱平台,已經與人民日報、央視財經頻道、《參考消息》等達成合作,其中,《參考消息》入駐該訂閱平台一周後,訂閱用戶就超過了480萬。通過商業網站提供的新聞客戶端固然能夠滿足數字內容多元化發布的需求,但是作為內容服務商的報業,應該開發和建立屬於自己的新聞客戶端,通過發展符合自身內容特色的新聞客戶端,為讀者提供獨特的內容服務。商業網站的新聞客戶端不可喧賓奪主,最好隻作為報業內容推廣的一個輔助平台,而不是主要平台。商業網站往往利用傳統報業數字化發展中的商業和技術的局限,占據產業鏈前端,強化自身的產業鏈利益分配者地位,通過發揮平台優勢將報業定位在內容提供商,而不是服務商的角色上。所以,報業數字化發展,一定要堅定數字化時代內容服務商角色,加大研發和技術投入,提高產業鏈主導權。

(作者單位:大眾報業集團戰略運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