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機傳播管理體係的特點與作用(2 / 3)

針對性。網絡信息浩如煙海,網絡信息的製造完全過量,而網絡信息抓取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不同的組織都可以為自己量身定做相應的監測、評估、預警體係,使整個危機管理體係的實施更具針對性。

閉合性。對於任何一個組織而言,對其風險因子的監測都應該是日常性的。而對於其具體的單次危機,基於危機信息的監測、評估和預警以及應對的過程,提供了一種閉合性的管理體係,從而提高對危機的整體管理質量。

危機傳播管理體係的作用

上麵所述的危機傳播管理體係,是一種總體性的思路,具體到實踐應用中,一方麵還需要解決許多細節問題,另一方麵還需要與各個具體的對象相結合。這樣,這種體係在每一個危機傳播管理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各自不同的作用,同時,限於技術的完善程度,這種體係也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

在實踐中,通過網絡傳播對風險信息進行監測,隻能獲得所有風險信息的一部分。總體而言,風險信息的日常監測包含三個方麵,一是對外部公開信息的監測,主要通過網絡信息監測獲得;二是對內部風險信息的收集彙總;三是組織與社會公眾直接溝通的風險信息彙總。後兩者的完成,需要在組織內部建立全麵覆蓋、靈敏度高、反應迅速的信息監測網絡,選擇若幹兼職的信息員來承擔這一職責。三方麵的信息彙總在一起,才會形成對危機信息的全方位覆蓋。

在獲取這些信息的基礎上,需要進行評估,以判斷這些潛在危機目前的發展狀態、未來的發展趨勢,判斷是否需要發出預警信號,以及何種等級的預警。及時、準確、科學的危機預警,可以為危機管理爭取到寶貴的時機和主動權。在實踐中,危機信息的研判,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好更準確的結果,其具體的操作可按照如下的方式進行:

對於檢測到的外部公開信息,首先應核對信息的真偽。即將信息反饋給所涉及的單位,由該單位給予答複,並進一步了解相關事件的真相。對判定虛假的信息,可進一步追查其來源,盡可能弄清楚信息發布者的身份和發布目的。並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已經造成的影響,判斷是否要進行辟謠、發布聲明或公布真相。對判定真實的信息,再根據信息的內容判定其為正麵、負麵或者中性信息。對已判定為真實的負麵信息,要對所涉及的事件性質進行評判,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分級。而對已判定為真實的負麵信息,則需要再進一步查找其所發布的媒體,判斷其已經造成的影響。

對於內部風險信息,需盡快上報,在上報過程中,各級管理人員都要進行基本的研判,主要是對事件的性質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預判,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進行分類。

在評估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危機的預警,實踐中,這一過程可按如下方式進行:

由輿情信息監測人員按照對信息的初步研判,凡是判定其重要程度為一般及以上者,均需隨時上報,再由上一級部門作進一步判斷,並由危機管理小組集體決定是否要發出預警信號,並確定危機信號的等級。危機預警信息的發出,要分層次和範圍,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等影響。危機管理領導小組在發布預警信息的同時,應決定在總體上采取內鬆外緊、外鬆內緊、內緊外緊三種應對策略的哪一種,以便有效控製事態的進一步發展,避免使危機及其影響人為擴大化。同時,還應明確危機應對的責任,特別是明確普通員工在危機應對中所應該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