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的開始(1 / 2)

聽了文修的話,張佑便點點頭,采納了這個主意。然後便讓武清去召集全村男女老少。全村人都到齊後,由於蓉娘說話那些村民們比較相信,張佑就讓她向村民們宣布。

蓉娘接到張佑的要求後,自然毫不推辭。她站到一個高處,一幅端莊穩重,冷峻而凜然不可侵犯地模樣,替張佑宣傳道:“新來的領主鄞鄉侯大人心地仁慈,得知各位家中很貧窮,便決定拿出自己的錢,按人丁,接濟各位一下。但凡是一個人丁,不論男女老少,都發兩尺布,一石米。現在,凡青壯男丁,都站出來,等一會兒,跟隨我和鄞鄉侯,文修等人,去句章城市集買布匹和大米。其他的人,在這裏,打掃好家裏的衛生,準備好裝米的缸和針線,從明天開始,大家先給自己做衣裳。有了英明仁慈的鄞鄉侯大人來當我們的領主,我相信大家的生活都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光明的未來的。關鍵是大家要忠於領主侯爺大人,感恩領主侯爺大人。”

眾人一齊轟然答應,一齊向張佑跪下嗑頭行禮。這個時代,人們普遍對領主的認同度要高於君王的認同度。因為君主通常天高皇帝遠,管不到那麼細的地方。而一個地方,要是有一個認真負責的領主,則在領主精心打理下,那裏的百姓通常比沒有領主的地方,生活水平更好,所要交納的賦稅也更少。所以,很多貧窮的地方,人們都會盼望能夠來一位有本事的領主。這時,突然有一個女聲問道:“我家裏沒有男人,有沒有布匹和糧食?”

張佑定睛一看,那女人大約三十歲左右的模樣,全身近乎赤條條,正是前天第一個撲上去,用牙齒咬下杜武身上肉來的那個女人,雖然五官長得還算端正,也就三十歲左右的模樣,但頭上卻已經有許多白發,臉色灰暗,已經有許多皺紋,身上皮膚灰暗鬆馳,瘦骨嶙峋的隻剩下皮包骨頭了。神色更是一幅麻木淒苦和絕望的樣子。

張佑看到一個女人居然弄成這樣,不由得大起同情之心,但一想到昨天她帶頭吃了杜武的肉,心頭又一陣凜然,便認真答道:“剛才蓉娘已經說了,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一份。”

接著,人群中又有人問道:“昨天不是說休息半天,今天祭拜皇天後土之後,再繼續煮鹽的麼?”

張佑說道:“什麼時候開始重新煮鹽,我會告訴大家,這幾天暫時先不用忙,大家盡管休息。”

人群中一陣歡呼。這是這數年來,他們聽過的最好的消息。很快,那些青壯年男丁,便紛紛擠到張佑身邊,準備出發。

張佑清點統計一番人口後,發現這裏,理論上,他應當擁有一百社,二千五戶的人口,卻非常坑爹的總共隻有一千零五十六人。十歲以下的小孩,總共一百零三個,男孩五十幾個,女孩四十幾個,比例大致平衡。五十歲以上,看上去很老的老人,總共也一百多個,比例也大致平衡。但剩下的八百餘人,算是青壯,女人卻隻有一百來人,男人七百多人。男女比例高達驚人的7比1。不由倒吸了一口氣,感歎杜武對這鄞鄉村破壞實在太大。尤其是對女人的摧殘,使得她們大量的自殺,或者因病去世,導致了這裏嚴重的男女失衡。但目前這可暫時沒辦法解決。

感歎了一會兒後,張佑留下公尚省老師看家,自己帶著蓉娘,文修,武清和二十五個護衛兵們,領著全體男青壯男丁直奔句章而去。

路上,張佑突然想起第一次路過句章的遭遇,便問蓉娘:“杜武是不是收買過刺客來殺我。我來就封的時候,路過句章歇宿,當晚遭遇刺殺,險遭不測。”

蓉娘點頭道:“我聽說過他要找刺客殺人,要殺誰?具體什麼情況?他沒對我細說,我不清楚。”

張佑歎了一口氣,說道:“那就是了。他還真有點兒喪心病狂的感覺。”

這個時代的越國,因為會稽成為東南沿海第一大港口,海運和商業非常發達。而句章則是會稽港的輔助性的港口,主要通向甬東島(今舟山群島),因此商業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