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場 雷厲風行(1)(1 / 2)

第七場 雷厲風行(1)

小芹完全是在懵懂狀態下突遭這通“迷蹤拳”襲擊的。當她急需張亞龍作依托和替她出謀劃策時,他卻玩起了太極,電話不接,信息也不回。情急之下,她直接闖進了張亞龍的辦公室。

張亞龍解釋說,他的手機出了毛病剛剛修好,所以沒接到小芹的電話和信息。又滿不在乎道:“網上那些咋咋呼呼的東西你理他個球,不去看就是了嘛!你當你的副縣長,天塌不下來有啥事等我出國回來再說。不得行不得行,這次考察是白市長帶隊的,我不去咋個要得?”

小芹無奈,隻得依照張亞龍說的那樣不去上網了,也不許黃青山在她麵前提及有關的訊息。

一時間,所有的鼓噪紛擾都從小芹的眼前和耳邊消失了,事情似乎完全平息了下來。

然而,這樣的假象是維持不了多久的。隻過了10幾天,由市委組織部和市紀委、監察局聯合組成的專案小組進駐了清源縣,對吳小芹造假騙官一案進行徹底調查。

專案組如此雷厲風行,除了因為造假騙官性質惡劣、案情重大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此事已在網上和坊間沸沸揚揚,民眾紛紛要求盡早獲知事情真相,這對有關部門形成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舉報人寄送的舉報信及證據材料非常確切具體,基本可以排除空穴來風的可能性。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同誌均做出批示,要求嚴肅查處此事,迅速讓真相水落石出。

小芹一點也不知道專案組來到清源縣的事情。事實上,近來她已經把自己封閉起來。每天除了必須進行的公務活動外,過去樂於參加的各類應酬和飯局都是能推就推,盡量減少拋頭露麵以免引人矚目和議論。一下班就往家趕,雙休日也是閉門不出。

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小芹親自下廚,做起了早中晚三餐。炊煙嫋繞,飯菜飄香,黃青山也情不自禁地讚賞起妻子的賢惠來。

這天上午,小芹一到辦公室,趙千鈞就打電話通知她去紀委一趟。小芹故作輕鬆:“趙書記,有啥事可以先告訴我麼?咯咯!”她自己感覺喉嚨裏擠出的笑聲顫抖得厲害。

“你來了就曉得了。”趙千鈞語氣很冷。小芹霎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大事不好,紀委要過問她身份造假的事情了!

縣紀委、縣監察局是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在縣委、縣政府和市紀委、市監察局的雙重領導下進行工作。在這樣的領導體製下,趙千鈞既是縣委副書記,同時也是紀委書記。監察局局長則由紀委副書記何秀娟兼任。

過去,紀委、監察局在政府大樓六樓。上有5間辦公室一個小會議室,容納了全機關5個科室,人員編製包括縣紀委書記、監察局局長在內總共8人,七男一女,女的又正巧跟何仙姑同姓,所以被戲稱為“八仙過海”。

3年前,位於城東的紀委大樓落成。隨著工作職能的不斷強化,縣紀委和監察局的內設機構及人員編製也成倍增加,共設置了辦公室、調研法規室、黨風廉政建設室、執法監察室、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室等14個職能科室,機關行政編製也達到了29名。這還沒有包括那些編外聘用的小車司機和做文印、保安、保潔、綠化的人員,他們加起來少說也有20個。

昔日的“八仙”,尚不及如今陣容的一個零頭。

小芹坐的小車在大樓外停下,紅白相間的橫欄杆沒有抬起放行。何秀娟和監察局的小王走到了她的車窗邊。

“下車吧,跟我們走!”何秀娟說話沒帶請字,小芹敏感地注意到了這一點。她的心猛然揪緊了,有些不情願地下了車。小王和小張說了幾句什麼,小車打了個調,在她眼皮底下徑自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