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 微服私訪(1)(2 / 2)

麗麗很快跟司機談妥了到清源的車費,是120元。她向甘秀蓉解釋說,長途打的先講好價更劃算,要是到達目的地後按裏程計費,可能150元都不止。

司機約摸40多歲,體胖,膚色黝黑,笑起來牙齒顯得特別的白。他側頭看了陶昭遠幾眼,開口說話了:“老伯咋這麼眼熟哇?”

陶昭遠道:“是嗎?可能我過去坐過你的車嘛!”

司機又瞥了他一眼:“不對!看樣子,你跟大媽都很少坐出租車。這個小妹兒倒是經常打的。她是你們的女兒?”

陶昭遠頷首一笑:“嗯,嗯。”

“我也生了個女兒,一歲半了。”司機滿臉笑意,“精靈得很,啥都會說,比她的兩個哥哥嘴巴都乖。”

“有了兩個還生呐?”陶昭遠問。

“是啊,我就想要個女兒!”司機笑出了聲,“嗬嗬,現在城裏人都說生兒子是‘杠上炮’,生女兒才是‘杠上花’哩!”

車裏的人也都笑了。甘秀蓉問:“聽口音,你不是竹嶺本地人吧?”

“嗯。”司機爽快地承認,他是巴中人,老家在農村。

“你們那裏計劃生育抓得不緊?”甘秀蓉接著問。

“也不是。”司機道,“不瞞你說,老二、老三都是超生的,生老二還挨了15000的罰款。”

“這回又遭罰了吧?”麗麗在後頭禁不住問。

“哪個來罰我?我們那兒的村幹部又不曉得,就是曉得了也找不到我。”司機又說,“現在的鄰居跟我們一樣,都是租房子住的,互相都不曉得底細,哪個管你這些閑事喔?”

麗麗咯咯笑出了聲:“大哥是超生遊擊隊的呀?還準備生幾個哇?”

“不生了,不生了。兩兒一女,我就知足啦!”司機又道,“上不了戶口,娃兒就是黑戶,以後讀書要多出冤枉錢,找工作啥的也要受影響。這次我花了七八千塊,才把女兒的戶口上了。”

“派出所收錢就上戶口?”陶昭遠很詫異。據他所知,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政策。

“不是公家收的。托人找關係,要給好處費,都是私人把錢吃了的。”司機語氣平淡,“這樣也好。隻要花錢,就沒得擺不平的事。”

陶昭遠道:“這些都是違法行為,要受到嚴肅查處的!”

“老伯,你跟不上時代嘍!我這幾千塊錢算啥喲?小兒科嘛!”司機提高了聲調,“你想,現在連當官的帽兒都可以花錢買,還有啥不能買的?”

見丈夫臉色驟然變了,甘秀蓉急忙岔開話題:“師傅,幹你們這行很辛苦吧?”

“哪行都辛苦哇!想掙錢就得吃苦,不然就沒得好日子過。”司機自顧說著,“我的車在這條路上跑七八年了,買這台車的本錢還有頂燈費啥的早就賺回來啦!我在這邊買了房子,花了10多萬元,底樓,帶花園,130平方米大戶型的,寬敞得很,到時把老漢兒、老娘都接過來住,不叫他們做農活了。他們累了一輩子,也該享享清福嘍!我們買了房子,起碼算是大半個城裏人啦!嗬嗬!”

停了一會兒,司機接著又道:“開出租車起早摸黑的,但比上班打工自由得多。我老婆現在也學會開車了,跟我兩班倒。我們累是累,但掙得到錢就好,還一點都不虧心。別看有些當官的來錢容易,其實一天到晚心都懸吊吊的,睡覺也不安穩哩!哪像我們,不管白天還是半夜回去,上床一睡就著,睡覺硬是香得很。我這樣子,比他們過得踏實開心多啦!老伯,你說是不是嘛?”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陶昭遠看過一部電影《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裏麵的張大民也是這麼成天樂嗬嗬的模樣。他們都是典型的草根階層,生活充滿艱難困苦,但他們不悲觀、不奢望,敢說敢做,敢愛敢恨,敞露著自己的真性情。他不由問:“師傅,貴姓啊?”

“免貴,姓張,弓長張,張小民。”司機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