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 微服私訪(1)(1 / 2)

第九部分 借風使力

第一場 微服私訪(1)

陶嵐在廣電局分管新聞部、總編室、製作部,涉及新聞、專題片、公益廣告等節目的采編製作、審查把關、播出編排等環節。局裏的工作要想出彩,必須倚重這些部門和環節。同時,它們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鄰近的市縣就有因為節目中出現宣傳導向錯誤或者電視裏播出了黃色淫穢內容,導致廣電局及宣傳部的相關領導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直接責任人還被追究了刑事責任。

陶嵐回竹嶺看望父母的次數明顯減少了。從兒子出生到現在,一家三口隻有春節、國慶等大的節慶時才一起回去。平時親人間的問候多是通過電話進行。

陶昭遠來清源一般都是為了工作上的事情,當天來當天走,很少過夜呆上兩天的。說起來,他到女兒女婿家總共隻有一次,還是在程海平、陶嵐結婚的那一年。一晃眼,都是4年前的事了。

相比之下,甘秀蓉來他們家的時候要多一些。不過,她同時掛念著丈夫那頭,住兩三天就回竹嶺去了。

濤濤滿3歲,已經上幼兒園了。這天,他照例搶先接了姥姥姥爺家打來的電話。兩手抓住話筒說了一通話後,奶聲奶氣地向陶嵐嚷嚷:“媽媽,姥姥說明天要來,姥爺也一起來。”

陶嵐開始以為母親是逗濤濤玩的,直到陶昭遠親口說星期六他們要一塊兒來時,這才告訴了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程海平。

“呃。”程海平說,“爸還不一定來家裏呢。你想,康書記、董縣長他們肯定要全程陪同的。他有沒有時間過來都難說。”

“說啥呀?”陶嵐道,“這是專門來看我們的,還叫你不要跟康書記說哩!”

程海平把電視機調成了靜音:“搞微服私訪哪?找你我了解民情?”

“你還別不信,爸說他和媽這次就是來我們家的。輕輕地來,輕輕地走,嘻嘻。”

“想可以這麼想,現在領導的行蹤下邊關注得很,哪有不透風的啊?”

“爸說他自有辦法不聲張。明天一早我出去買菜,你在家帶著濤濤。唉,哪曉得爸媽要來嘛,不然濤濤奶奶今天就別回去了。”

“她心頭一直掛念著鎮上那些川戲迷呢,文化站的賈站長、阿發都巴望她回去。”

“我就發覺,媽每次回來都特別快活,又哼又唱的。” 陶嵐笑道。

陶昭遠已經想好了,坐出租車到清源。這樣的話,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煩。

麗麗聽說了這件事,也要跟著一起來。陶昭遠、甘秀蓉同意後,她高興地拍手道:“太好囉,我都好久沒看到姐姐、姐夫他們啦!”

麗麗是甘秀蓉老家的遠房親戚,17歲就過來做了小保姆。這幾年間,家裏給她說過好幾個人戶,男方本人條件和家底都不錯,但麗麗卻沒有動心。在城市裏呆久了,她的眼界、追求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她不願意再像村裏那些同齡女孩子那樣,早早地就結婚成家,在傳宗接代、養家糊口的重壓下過日子。

麗麗做事勤快、乖巧懂事,很討人喜歡。陶嵐兄妹都不在身邊,甘秀蓉、陶昭遠也把麗麗當成了自己的家人。麗麗長成20多歲的大姑娘了,甘秀蓉便操心起她的婚事來。幾經物色,替麗麗介紹了一個在市國土局做保安的小夥子周宇。

周宇在部隊當過兵,人長得很精神,性格熱情隨和,家就在竹嶺市的郊區,父母是村裏的蔬菜種植大戶,家裏已修起了一幢兩樓一底、總麵積300多平方米的樓房。姐姐出嫁後,就他跟父母住在一起。

麗麗跟周宇交往一段時間後,已經確定了戀愛關係,有時還把他帶到陶家來玩。陶昭遠初次見到周宇,就戲稱他是“研究哲學的”,又笑著解釋:“做保安工作每天都要思考哲學問題呀——人是幹什麼的?人從哪裏來?人到哪裏去?嗬嗬!”

在小區大門外,麗麗一招手,一輛綠色出租車立即減慢速度,徐徐轉彎過來,停靠在了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