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 攀龍附鳳(2)(2 / 2)

在入學考試科目中,英語是最大的攔路虎。張亞龍知道自個兒的英語是啥水平。第一次從省委黨校複習回來後,即便是麵對複習內容與考題比例不到2∶1的漏題式考試資料,他同樣抓耳撓腮、摸不到魂頭。

嚴含梅的一笑令張亞龍絕處逢生。在任校長的熱情支持下,他真的拜嚴含梅為師了。

既是學校安排,輔導授課還加倍計算課時,嚴含梅沒有理由拒絕,何況是麵對虛心求教的張鄉長。

嚴含梅一看張亞龍帶來的英語複習資料,不由咋舌:乖乖,真是英語四級的難度哩!要在離考試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讓英語26個字母都背不順溜的張鄉長一下達到大學本科畢業生的英語水平,豈不是天方夜譚?

嚴含梅細加詢問,心裏慢慢有了底:原來,黨校的英語考試,隻需死記硬背一些符號、文字即可。如英譯漢,實際上是變相直接送分的題,根本不必去管英語單詞、句式、語法啥的,把兩段100字左右的漢語譯文背熟就可以了。考試時考題答案必有其中的一段。要防止張冠李戴,隻要牢牢記住英文開頭的那個單詞或者第一個字母作為標誌,那就OK、OK、OOK啦!至於其他的題型和內容,同樣也大有竅門可鑽。不誇張地說,凡受過英語啟蒙教育的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基本上都能輕鬆應對並順利過關。這種像小兒遊戲一般的“本科難度”的英語考試,不僅在其他類別的學曆教育中罕見,在世界各國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嚴含梅的寬慰讓張亞龍對跨越英語考試這道鴻溝信心滿滿,複習也更加起勁了。

結果證明:嚴含梅指點迷津確實卓有成效。最後,張亞龍輕鬆通過了英語及各科考試,拿到了市委黨校研究生班的錄取通知書。

張亞龍對嚴含梅當然感激不盡。由於研究生班開有英語課程,張亞龍每次到市委黨校聽課回來,總免不了找嚴含梅問這問那的,他們的師生緣相應地持續下來。

張亞龍早年跟隨建築隊走南闖北,以後又在鄉政府幹過多年,直至升到了現在鄉長的位置。閱曆多,知道的奇聞趣事自然也多,說道起來總帶著那麼一種散發著泥土味兒的草根式幽默。

嚴含梅自小生活在城市,分配到興盛鄉中學教書後,對鄉下的環境已基本適應了。看似偶然的機緣讓她跟張亞龍走到了一起。嚴含梅最初的別扭與戒備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對張亞龍的好感和親近。張亞龍粗獷爽朗的笑聲跟嚴含梅青春陽光的笑聲奇妙地交織在了一起。

嚴含梅對張亞龍道:“現在‘普九’標語太多、太濫囉,有的還很粗俗。比如‘養女不讀書,不如養頭豬!養兒不讀書,就像養頭驢’,另外,還有‘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漢!’ 這不是叫文盲斷子絕孫嗎?”

張亞龍道:“對老百姓搞宣傳,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才有效果。這可比不得任校長給你們老師講話,還非得咬文嚼字不可。我給你說說更牛的計劃生育標語吧!一個村子的路邊有條標語:‘一胎生,二胎紮,三胎四胎——刮!刮!刮!’先別笑,還有呐——‘一人超生,全村結紮!’‘一人結紮,全家光榮!’——哈哈,就跟說‘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一樣!”

嚴含梅笑個不停,張亞龍說得更起勁了:

“普及一胎,控製二胎,消滅三胎!”

“該紮不紮,房倒屋塌!該流不流,扒房牽牛!”

“能引的引出來,能流的流出來,堅決不能生下來!”

“一胎上環,二胎結紮,三胎又紮又罰!”

“結貧窮的紮,上致富的環!”

說到這裏,嚴含梅已經笑得彎下了腰。

嚴含梅的一顰一笑是那樣的富於感染力。張亞龍恍然發覺,自己迷戀上了比他小12歲還多的嚴老師。有事沒事,一有空就往學校跑。兩人的話題海闊天空,早已不局限於英語教學範疇,感情也在不可遏止地向深層次發展。

嚴含梅感到必須向張亞龍要一個定位和說法了,她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想方設法搬掉橫亙在麵前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