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場 好事多磨(1)(1 / 2)

第四場 好事多磨(1)

張亞龍家有妻室,兒子已上小學二年級了。

張亞龍的妻子彭秀蓮是他同村子的人。兩人自小相識,兩家大人也常有往來。彭秀蓮原本在家務農,結婚後一個人承擔起了贍養年老體弱的公婆及哺育幼子的重任,使得常年奔波在外的丈夫很少為家事分心和操勞。

彭秀蓮的賢惠在村裏有口皆碑。曾幾何時,隻要回到那個竹林和桃樹環繞著的農家小院,張亞龍總能感到一種油然而生的舒心和滿足。

然而,在父母去世、兒子開始上小學後,情況悄然發生了變化。

張亞龍在鄉糧站給妻子找了個糧庫保管員的差事,家裏的田地都轉給了親戚去做。彭秀蓮不用再那麼操勞,每月還增加了上千元的工資收入。一家人在一起,張亞龍和兒子的生活起居也有人照顧了。

糧站除了夏秋兩季收糧時要忙乎一陣外,平時事情不多。無論是不是上班時間,大家都愛鑽攏一堆打麻將。彭秀蓮也越陷越深,成了賭桌上的常客。

彭秀蓮打牌出手越來越大方,賭額不斷增加。一到月初,就向張亞龍追要起工資獎金來了。

張亞龍在家是不管錢的。每月留下自己必要的開支用度,其餘都交給妻子打理,圖個省心。有一天,糧站的陳站長對他說:“嫂子打牌可真有脾氣,輸再多都不虛火,不愧為鄉長夫人呀!”張亞龍聽出了弦外之音,回到家再三盤問才得知:老婆不僅輸光了她手裏掌管的錢,還在外麵欠下了別人1萬多元。

張亞龍盡管很惱火,但還是想法替妻子還清了賭債。彭秀蓮也口頭答應一定要金盆洗手,徹底戒賭。

說來容易做到難,彭秀蓮還是離不開賭場。一打起牌來,昏天黑地地連兒子也顧不上管了。反正學校和鄉政府都有夥食團,場鎮上還有好多家飯店麵館,堂堂張鄉長的兒子還會沒地方吃飯麼?

屢勸無果,張亞龍停止了上交工資,讓彭秀蓮用自己的工資維持家庭日常開銷。遇上兒子學費等較大的支出,他才拿錢出來。

彭秀蓮自知理虧,便也默認了丈夫釜底抽薪的做法。但她每月發了工資後還是禁不住手癢,直到輸得一幹二淨也不罷手,到處欠債借錢。

張亞龍念及妻子過去對家裏的付出很多,又顧忌影響,不願吵吵鬧鬧的,便懶得再去多管。

嚴含梅的出現,一下填補了他跟妻子產生隔閡後留下的情感空缺。彭秀蓮對丈夫跟嚴含梅的事情也略有所知,卻成天沉迷在方城大戰中,沒心思去過問。這樣一來,夫妻倆都自得其樂、相安無事。

後來,張亞龍接到一紙調令,他被任命為新成立的縣招商局局長。

調進城裏上班後,張亞龍回興盛鄉的次數就很少了。縣招商局的工作忙,出差也多,即便節假日他也不一定回得到家。回去見了彭秀蓮也沒啥多的話可說,隻是要她除了打牌,還得記住有個兒子需要照管。

彭秀蓮總是敷衍說:“你就放心吧!兒子都大了,有學校讀書,有地方睡覺,吃不愁穿不愁的,還有啥子問題?我跟他一樣大的時候,哪裏過得這麼舒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