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員工培訓,旨在提高素質
三星集團奉行“人才第一原則”,始終堅信企業的成敗在於員工的素質。選聘是關鍵的一環,進入公司後的經常性的培訓更是極其重要的。三星集團是韓國第一個通過公開考試甄選人才的企業,人員一旦被錄入,就對其投入大量的資本進行培訓,這也是韓國企業的首例,一時被業界人士傳為美談。2002年6月5日,三星召開“人才戰略總裁研討會”,李健熙指出:“選拔並培養優秀人才是高層領導的根本任務”。
1990年,李健熙發表二次創業宣言,與此同時在京畿道水原專門設立占地7200平方米的三星電子尖端技術研究所,作為專門進行職員再培訓的基地。每年培訓人員超過3000名。2001年,該研究所共開設了97門培訓課程,涉及三星集團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將直接出現在教材裏。對新招員工,研究所以《市場導向型企業之對策》為教材對之進行培訓,內容涉及電子入門知識以及如何使三星電子成為市場導向型企業(MDC)等有關知識。
三星的培訓分為上崗培訓、定期培訓。三星對新員工的培訓是獨具特色的。每錄用一批新員工,不分部門按三百名編製成一隊,集體住宿,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日程安排得非常緊湊,從清晨一直到晚上學習非常緊張。第二年夏天,所有滿一年工齡的員工被召集在一起,舉辦三天兩夜的夏季集訓,培養員工之間互相幫助、平等融洽的關係。為了培養職員的基本經營技術和對公司的奉獻與忠誠,三星在漢城附近開辦了“三星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公司員工平均每年都要到公司開設的學校裏學習16天,學習內容主要是技術培訓,另外還學習高效談判技術和中國、日本周邊國家的政治、經濟結構等課程。每隔數月或在企業投入新產品生產前,員工都要重新培訓,更新知識,提高技能。上至董事長下到門衛的所有員工通過不斷的進修,培養出大批適應新的競爭狀況的優秀人才。三星對銷售人員的培訓是最具特色的。培訓中要求每兩人為一組,身上不準帶有分文,隻有三星的產品帶在身上,要求他們設法賣掉隨身帶的產品。凡是在訓練規定的10小時內能最早,並以最高價格賣出產品的員工,將得到最高成績。否則,這一天不但沒錢坐車,還要忍饑挨餓。這樣培訓的目的就是培養員工的實際能力,從中也可發現一批充滿生機、有才幹的人才。
三星集團將技術分為基礎技術、尖端技術、核心技術、未來技術等四大類,同時配備相應人才,建立適合各水平人才的培訓係統。三星電子投入巨額資金,每年派遣200餘名人才到海外研究所進修先進技術,旨在使這些高端技術能在未來實現商用化,成為今後5至10年內使三星電子賴以存活的土壤。三星電子每年投入再教育係統的資金額達到500億韓元(約5000萬美元),平均每人超過100萬韓元(約1000美元左右)。三星電子每年選400名在公司工作滿3年以上的職員,給他們足夠的費用,送他們出國。在國外的一年時間裏,沒人過問。李健熙隻是期望他們回國時能對駐在國的語言和文化有相對詳實的了解。這些人回到韓國呆上幾年後,將返回他們專攻的國家,去推銷三星電子的產品。為了實現這個為時五年的計劃,三星電子將花費1億美元培養2000名年輕的管理人員。這是將傳統資本轉化為知識資本的典型案例。
三星集團特別重視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專門創辦了“CEO(高級行政官)學校”。這所學校旨在讓集團所有850名經理們接受6個月的重新教育,其中3個月在韓國,3個月在海外,後者主要在於強化外語學習。李健熙禁止CEO學校的學生在國外時乘坐飛機,他們隻準乘坐小汽車、公共汽車或列車旅行,為的是讓他們對所到國有更深切的體驗。
三星集團的員工培訓是卓有成效的。被譽為全球第一職業經理人的傑克·韋爾奇在參觀完三星集團的人力開發院之後感慨:三星已經走在了人才培養的前麵。
3、強化業績評價,激勵英才創新
人才作為知識資本的承載者,一是不能使其流失,二是要讓他不斷創造出豐厚的價值。一個企業擁有人才或許並不太難,難的是能夠長期留住人才,並且充分發掘優秀人才的智慧潛能。在這方麵,三星集團的許多做法是成功的。
創造優越的試驗、研究,即創造發揮人才才能的條件;給予適當的報酬是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三星集團以全年銷售收入的10%作為研究與開發基金。在過去的5年中,三星集團每年投資5億美元增添新的實驗、研究設施。三星集團將核心職員分為超級人才和高潛質人才,把他們視為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核心重量級人物,實行單獨管理,給予優厚待遇。目前,三星電子納入超級人才管理的就有400多名。這些特殊職員的年薪,即使是行政級別同樣的情況下也會是普通高級職員薪金的三倍。三星電子還以優厚的報酬保證員工能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員工平均全年工資收入約有1.45萬美元,各種福利津貼約有1.15萬美元,合計約2.6萬美元。這在人均年收入約6500美元的韓國來說,三星電子的勞動報酬是豐厚的。正是由於“三星精神”和優厚的報酬雙管齊下,保證了公司員工的團結,凝聚了人才,推動了企業的發展。
三星集團貫徹“按能力區分人才,憑業績回報人才”的原則,強化對員工的日常考核,按實際工作業績確定年薪,形成賞罰分明的激勵機製。部門工作評價每半年進行一次,按實際收益、資金流動量、每周利潤率等因素綜合考慮後評價出A、B、C三個類型,27個級別。根據評價結果,如果獲得最優秀的等級,那就能拿到相當於年薪300%的獎金,反之,如果被評為最末的等級,這意味著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各部門主管的提升,也是根據工作成效決定,有的快有的慢。例如,三星電子數字多媒體網絡部社長從以理事的級別待遇進入後,曆時15年,是一步一個台階地升到社長職務的;而信息通訊部社長自1996年進入公司,前後短短五年就登上了社長寶座。為三星電子每年創利最多的骨幹人才們大部分都是快馬加鞭地疾馳在通向成功的大道上。2002年,三星電子提升未來發展戰略集團的外籍顧問戴維德·斯蒂文為總部候補常務,並給予公司5000股優先股,開創了外國人擔任三星電子總部高級官員的先河。戴維德·斯蒂文是從60多名供職三星電子的外籍職員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位被正式任命的外籍高級官員。公正的業績評價是調動工作積極性,激發人才潛能的有效手段。
三星集團的人才戰略已經收到顯著的成效。1999年以後連續三年,三星電子的專利注冊總數均名列世界前十強,2001年,三星電子申請專利的數量躍升為全球第五,僅在美國專利商標部(USPTO)就注冊了1450項專利。三星集團將知識產權看作企業“最重要的財產”。
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可鑒之路
通過整合知識資本,創建適合知識資本運作的產業結構和“三角形管理框架結構”;打造世界級的品牌;實施人才戰略,這是三星集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三把利劍。
三星集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可資借鑒的經驗有四點:第一,必須認識知識資本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有多種多樣的詮釋版本,可謂見仁見智。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從本質上看,它是一種代表著知識經濟特征的先進的管理理念。與傳統管理理念相比,它關注的不是外在於企業的靜態的物質資源,而是基於市場競爭的無形的動態的能力資源。把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與知識資本的理論放在一起來討論,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傳統資本的作用任何人都不會質疑,但是對知識資本的認識卻不盡一致。傳統資本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有形的,是可以計量,可以入帳的。而知識資本有些是有形的,如專利等,有些則是無形的,如人的創新思維,人的精神等。知識資本甚至是不可計量、難以入帳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植根於知識資本沃土中的大樹。沒有知識資本就沒有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二,企業管理要有利於知識資本的整合和運作。
企業的管理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是,企業管理模式一定要有利於知識資本的整合和運作。三星集團的“新經營”理念,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麵就是大刀闊斧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究其實質就是將傳統資本有效地轉化為知識資本。過去,企業擴大再生產往往是外延擴大再生產,不斷增大企業規模,增加的是傳統資本,即實物資本和貨幣資本。三星集團的明智之處,就在於他們對知識資本的先知先覺。調整產業結構和創建“三角形管理框架結構”都是為了整合知識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評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看企業的知識資本在企業總資本的含量。
第三,打造世界級品牌是企業實現傳統資本向知識資本轉化的重要措施。
企業的品牌是企業知識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知識資本具有價值上的創造性、功能上的增值性、作用上的催化性、使用上的無磨損性、收益上的不確定性等基本屬性。三星集團的品牌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是巨大的,而且品牌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步增強。作為企業家,是否認識品牌的作用,實質是能否認識知識資本的作用;是否能舍得為品牌投入巨額資金,實質是能否把傳統資本轉化為知識資本。
第四,人力資源、人才工程是企業擁有知識資本的表現。
三星集團傾注全力開發人力資源,推進人才工程,是因為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人力資源和人才工程就是企業的知識資本。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知識的生產、分配、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時代。企業的員工,特別是優秀的人才,是企業知識資本的承載者,發揮員工的創新能力就是激發員工對自身知識資本的運作,促使企業創新是員工知識資本運作的成果。三星集團不拘一格,廣納賢才,他們是在爭取得到最優異的知識資本承載者;三星集團強化培訓,造就英才,他們是在讓承載者最大限度地承載知識資本;三星集團業績評價,激勵創新,他們是在充分發掘知識資本創造價值的可能。
2003年6月5日,李健熙與三星旗下各子公司的CEO在韓國新羅飯店彙聚一堂,共同慶祝“新經營”企業管理哲學誕生十周年。紀念會上,李健熙為集團發展描繪了新藍圖:2010年營業額要達到2247億美元,將三星的品牌價值從2002年的83億美元提升至700億美元,從世界排名第34位升為排名第一位;世界市場占有率首位產品從19種發展到50種。可以相信,三星集團隻要堅持運作知識資本,擴大知識資本,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麼,三星集團要成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企業”之一的偉大目標,是一定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