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開展企業內部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廣角
作者:王容青
摘要:內部審計已經經曆了財務導向內部審計—業務導向內部審計—管理導向內部審計—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過程,其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內部審計領域的較新發展。本文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含義進行了概述,探討了當前企業內部審計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企業如何開展內部風險導向審計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關鍵詞:企業風險 內部審計 風險導向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概述
隨著企業生存的社會環境呈現出多樣化和多變性,企業自身發展帶來的規模擴大,分支機構和管理層次增多,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認識到應當加強和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並通過審計活動,規避企業各種風險,增強效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內部審計部門對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識別和評估企業所麵臨的各種風險,根據風險來確定內部審計的重點與範圍,評價企業的管理風險、內部控製和企業治理程序,協助管理者製定各種措施對風險進行管理控製,從而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不再是傳統內部審計所承擔的簡單的監督職能,已經轉變成為企業提供“確認和谘詢”的服務,新增這兩項職能都是內部審計目標進一步發展而形成的。
它一方麵對管理層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在監督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風險,提出的意見具有建設性,幫助降低企業風險,提高企業效益。
二、當前許多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當前,許多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職責普遍是對財務收支的糾錯防弊和會計報表的事後審計,許多企業內審部門也認為內部審計就是以評價企業的財務活動為主的糾錯防弊,所提交的內部審計報告的重點主要是描述審計發現的問題,對關鍵的審計建議反而重視不夠,認為“隻要指出了問題我就完成了任務”,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沒有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解剖,沒有深入追蹤整改情況,沒有充分評價審計建議的效果。審計職能仍然集中在財務層麵,沒有深入到經營管理領域,一定程度上無法完成企業管理者以降低甚至避免經營風險,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的需要。
三、如何開展企業內部風險導向審計
企業應充分利用內審部門對本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情況非常熟悉的優勢,建立以控製風險為核心的內審模式,圍繞管理者關心的各種問題,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為企業管理者提供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各種相關信息。
(一)正確確立內審地位,確保建立以風險控製為核心的內審模式
內部審計有效的實施是由內審部門的地位所決定的,內部審計需要依靠強有力的機構支持。以某國有企業為例,該企業內審部門直屬高層領導,直接向高層領導報告,在本企業中具有較高的部門地位。該內審部門擁有審計企業各單位的權力,享有檢查各部門遵守和執行企業方針和決策的情況,監督企業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和合規性,檢查有無舞弊行為和財產物資受損情況,評價內部控製是否有效和各種風險是否得到控製的權利。實踐證明,較高的部門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部門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