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化財務預算執行監督
數字化校園的實現為預算的審批和執行工作提供了公開、透明的監督。為此,可借助這一環境來防止人為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製造障礙的情況發生,並遵循先預算、後開支的原則,嚴格執行先審後支、先批後付的程序,以此來杜絕各類不良的現象發生,如亂收亂報、非正常支出扥等。首先,應按照各個費用項目的金額及性質,分別采用以年為單位和以月為單位的資金控製方式,無預算的開支堅決不予入賬;其次,應當認真做好預算指標的銜接和對賬工作以及年度的財務狀態分析,並借助網上公示的方式,將經費的收支明細和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公示到網上,同時對全年財務預、決算情況進行及時公布,並接受群眾監督;再次,應加大預算執行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定期考核監督製度,並在當月月末對收支情況進行彙總,年末時應摸清各單位資金結餘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強化對項目預算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以確保預算執行落實到位。
(四)構建財務決策支持係統
在數字化校園環境下,高校應當對業務、財務及管理這三大信息流進行整合,並建立起一個全麵的數據倉庫,這樣能夠使財務智能決策支持獲得有效的資源支持。首先,在建立數據倉庫的過程中,應以滿足決策支持對數據的要求為前提,通過對校園內各種數據的統一組織、存儲和權限管理,形成全麵、完整的數據倉庫。在數據倉庫中,由於財務數據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這就要求財務人員應按照學校的具體要求,並結合數據的特點,對數據結構進行設計和定義,給出由源數據向倉庫進行複製時的清理和增強規則;其次,應建立決策支持數據模型。通過該模型的建立,能夠對各種業務活動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和測算,基本可以消除各類偶然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仁芝.基於數字校園的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陳旭東.數字校園和國庫集中支付下的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初探[J].人力資源管理.2010
[3]黃雲.國庫集中支付製度下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探討[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