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規範操作流程,完善項目中投融資的內部控製
在工程項目投資操作流程中,采購是實現資金使用,也是加強資金管理的重要部分。采購請求—采購審批—詢價及確定供應商—後期驗收和人庫等,不管是哪一個環節,都需要采購人員積極認真的執行投資管理,控製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具體執行中,項目投資工作需要在每一項施工中進行內部控製積極規範操作流程。例如,首先是采購申請,采購材料的數量必須與工程建設實際相結合,這樣可以預防資金、材料浪費的現象,而采購人員還要根據實際施工要求而非個人經驗去判斷采購的數量,在實行可行性分析後報告上級審核。而在采購的審批上,應讓經驗豐富的人參與審核,並且根據項目的建設周期、工期安排、物資市場的價格、庫存現狀等進行評估,以確定合適的采購量等。在選擇供應商方麵,要貨比三家,比質量,比價格,與多家生產商比價,采取招標的方式為經驗豐富、質量優秀的供應商提供機會,同時也方便自己獲得物美價廉的產品。後期的驗收和人庫也需要在多個崗位和人員上規範,堅決保證產品的質量以保證工程質量。
五、化解項目融資風險的時策
(一)做好項目評估和風險分析工作
上述內容中我們也說到,項目發展前景的好壞是直接決定融資效率的關鍵,為此,我們必須做到項目融資前期的風險分析工作。在實施融資前,相關部門應從項目所在地政治、經濟、技術等現實環境進行分析,以及政府信用、當地在建或擬建項目的運作及規劃情況,找出風險源頭和最容易觸發風險的因素。目前我國項目融資可行性研究中,風險的評估及分析很少,很多都是流於形式,還是缺乏事前分析及動態預測,所以我們也要按照上述內容說的那樣,積極完善主動風險控製工作,提高融資效率。
(二)確保項目融資法律結構嚴謹無誤
每一個項目參與者都有其有限的法律義務和權益,當然也承擔一定的責任,法律文件是否準確的反映出項目各個參與方在融資結構中的地位和要求,各個法律文件之間的結構關係是否嚴謹,是影響項目融資成功與否的必要條件。作為融資者,也就是項目中的第三者,不管是投資者還是貸款銀行都要注意該國的法律體係是否與本國法律體係或國際通用法律體係相銜接、相適應,而投資者則要特別注意例如知識產權的保證、貿易公平的保證等方麵的法律保護,了解法律製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加強融資的有效性。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建設的項目投資和融資管理是一項專業、複雜、係統的管理工作。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企業經濟效益,更要看重社會效益,相關單位應通過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實施項目全過程的管理,隻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項目建設總投資最低、投資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姚璐.項目融資發展綜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
[2]苗世鐵.淺議礦井建設中施工圖設計階段的造價控製[J].甘肅科技,2003(11)
[3]高元平.淺談工程項目建設各階段的造價控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