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帶頭人不要帶頭犯錯(2 / 2)

有的人沒機會犯錯。

有的人有機會犯錯。

沒有機會犯錯的為此感到深深惋惜,有機會犯錯的則為此狂喜不已,狠狠地犯上一次,因為他知道可能這樣的好機會可能不再有。

何必。

人大都死於機會。

很多機會都會悄然來臨,但那都是致命的機會,因為它引導你犯罪。

機會即陷阱。

珍惜機會不如放棄機會。

機會是催命的毒藥,雖然好看,雖然甘美,不過還是不飲也罷。

唐僧經常念“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不僅是惜生,更有著豐富的人生智慧與管理智慧。

我們如果把管理比作掃地,那麼你不要掃地上的螞蟻,它自然會爬走。

對於那些礙眼的問題,有時你讓它擺在那裏也不妨,不解決比解決好。有的問題一旦“解決”,就會起連鎖反應,反而惡化。

並且,問題與人有互動關係,往往是,你解決了問題,反過來它也會解決你。不如不解決。

問題如螞蟻,它自己會動,你不去理它,它自然會爬走。

我們如果把管理比作點燈,那麼你不要忘了給你的燈罩上燈紗,最好是將小蟲隔在紗窗外,否則因為這光與熱,因為這機會,會死一大片。

管理是殘忍的。

有時要痛下殺手。

有時又要人為製造遺憾來避免更大的遺憾發生。

把握機會不如把握自己。

放棄。

放棄機會等於拯救自己。

這個世界的罪人甚多,就是因為促使他們犯罪的機會太多了。

耶穌說:

“下地獄的路是寬闊的,去天堂的路是窄的。”

就是這個意思。

機會多,道路寬廣,但是對不起,它引向地獄。

人要做減法。

人必須做減法才能增加自己的人生,才能豐富自己的生命。

機會一點點減少,你心裏的虛妄一點點打掉,那麼你會明心見性,看見真光。

機會少得好,沒有機會更好。

在取經路上,唐僧遭遇了多種機會,有人要嫁給他,有人要給他王位,各種機會都指向一個目的,那就是要他留下來,不要再去西天了。

唐僧把這點看得很明白,他斷然拒絕所有的機會,毅然自守,繼續西去。

他明白,外在的一切機會都是假機會,隻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機會。

隻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機會。

隻要堅守自己,那麼機會就會真實降臨。

有的機會是魔鬼,有的機會像天使降臨。要分清是很難的,你不如守拙,一概不要,一概放棄,這樣你會擺脫糾纏,走自己的路。

唐僧就是這樣做的,他一概不受誘惑,使諸多戲弄落空,使諸多考驗一並通過。他用的辦法很簡單。

那就是眼前的一切我一概不問、不管、不要。

如此方可自保。

人的外魔很多,心魔也很多。當初耶穌在耶路撒冷經受住了魔鬼的三次試探,才證道為聖。唐僧也是多次經受住了各路人馬的考驗,最終修成正果。

作為帶頭人,不能帶頭犯錯。

因為你一旦成為帶頭人,你就不隻是你自己。你身後有人追隨、你身上有使命,你怎能由著自己的性?

你不能帶頭犯錯,那樣會葬送眾人。

領導者要學會殘忍,既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也不用縱容手下的方式來討好手下。

你要讓整個團隊保持遺憾。

遺憾就是驅動力。

帶隊的將軍在行軍時不會因為路旁有好吃的瓜果就讓軍隊停下來,而會說:“我們很快就到目的地了,到時可以盡情地吃。”

討好手下是管理者常犯的致命錯誤。

尤其要不得的是有的管理者常有親民之舉,與手下同樂,不惜以大家犯錯的方式為錯誤開脫,但錯誤就是錯誤。是的,有的小錯誤是錯誤,一旦成為大錯誤就不是錯誤了,錯誤犯得越大越沒事。但這太冒險,做事穩妥的人不會那樣。

豬八戒好色貪玩,一有機會就樂於犯錯,這樣他將永無出頭之日,永遠是豬。

唐僧不好色,也無玩的心,他一心熱愛自己的事業,敢於拒絕一切外在的機會。這樣的管理者是優秀的,合格的。把團隊交給這樣的人是放心的。

帶頭人好比領頭羊,一旦走錯方向,整個羊群不堪設想。唐僧帶隊嚴於律己,經受住了考驗,在手下人冒出犯錯傾向時果斷阻止,從而確保整個團隊繼續前進。

唐僧兵法:

1.不要機會,要安全。

2.自己不犯錯,就敢製止別人犯錯。

3.帶隊在荒地裏啃荒草,好於在險要的地方啃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