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雅虎拿走40%的股份,人們擔心馬雲會失去對阿裏巴巴的控製力。
馬雲又放出狂言:“投資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們自己。”
如今微軟洽談收購雅虎,對於馬雲最理想的結果就在保持獨立的情況下,與微軟“發生關係”。因為此時的雅虎已經過了氣,而微軟可以給阿裏巴巴帶來更高的未來價值。所以在這件事上,馬雲說了兩句看上去對立、但本質是統一的話,一句是“堅持阿裏巴巴獨立發展的原則”,一句是“微軟的全球網絡將為我所用”。實現這兩句話的完美結合,是馬雲這一輪談判的終極目標,也是他目前最大的挑戰。
三、2008,要準備好過冬
在阿裏巴巴IPO創下數個第一之後,馬雲並沒有“理所當然”地成為首富。馬雲持有阿裏巴巴股票1.89億股,他的個人財富與騰訊的馬化騰和百度的李彥宏相差甚遠。阿裏巴巴IPO製造了近千位百萬富翁,使得員工們對未來充滿更大期待:下一個是淘寶,然後是阿裏媽媽……“阿裏巴巴不承諾任何人加入之後升官發財,因為升官發財、股票這些東西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但是我會承諾你在我們公司一定會很倒黴,很冤枉,幹得很好領導還是不喜歡你。你經曆這些後出去一定滿懷信心,阿裏巴巴都待過,你還會怕什麼公司?”馬雲嘴上說不承諾大家發財,但阿裏巴巴的上市,在中國製造出了一個千人的百萬富翁團體。
有人說阿裏巴巴是靠馬雲“忽悠”大的,此話不假。在網上隨便一搜,馬雲的名言成串。他的這些大話、狂話,都成了阿裏巴巴的免費廣告。“我有天生的好口才,為什麼不可以在大街上宣傳我的公司?”馬雲不僅用中文宣傳,還利用英文優勢見縫插針,跟他接觸的人都會被他口若懸河的電子商務理論徹底洗腦。
“經常有人問我怎麼預測未來,我想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它。
說到做到、堅守承諾!”“吹牛”隻是實現價值的第一步,吹完牛之後,馬雲必須以實際行動強迫自己去兌現。“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隻能抓一個,抓多了,什麼都會丟掉。”馬雲從創業起就走差異化之路:“如果大多數人說應該這樣做,那完了,你的競爭對手肯定也這麼認為,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做。”正是在這樣差異化的思路下,馬雲才成了中國的“土特產”。在全球已經驗證的互聯網模式中沒有B2B,在雅虎的門戶模式、eBay的C2C模式、亞馬遜的B2C和Google的搜索模式之外,B2B是第五種成功模式,中國是其“原產地”。
過完春節,馬雲向8900名員工宣布,2008年的戰略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2007年出盡風頭的阿裏巴巴,2008年不能再繼續狂跑,“2008年是夯實的一年,要把業務做紮實,把客戶服務做紮實,阿裏巴巴發展史上逢單出擊、逢雙練功。2008年我們不應該把自己弄得非常響,我們要低調處理,2008年要準備好過冬。”
關於馬雲:
44歲,杭州人。馬雲和他的阿裏巴巴是最專注於電子商務的團隊,曆經10年之久,花費數億美元之後,2007年完成了資本運作的驚險跳躍。如今呈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個配置豪華的電子商務艦隊,除了阿裏巴巴這艘B2B(企業間交易平台)主力戰艦之外,馬雲還擁有淘寶網(C2C個人交易平台)、支付寶(第三方支付平台)、雅虎中國(門戶和搜索引擎)三艘精銳戰艦。
思考題:
1.請評價馬雲的領導風格和人格特質。
2.在阿裏巴巴IPO創下數個第一之後,馬雲的個人財富卻沒有人們想象中多,你認為這反映了馬雲的什麼理念?對此你如何評價?
3.“忽悠”體現出馬雲的哪些特質?你讚成馬雲宣布“封嘴”一年嗎?
4.案例材料是如何體現出馬雲的領導力的?
5.麵對案例中提到的危機,如果你是馬雲,你會如何應對?
4-3金士頓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一個領導者”
金士頓技術公司(KingstonTechnologyCorporation)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大衛·孫(DavidSun)說:“商業不隻經營錢,還要經營關係。”該公司是一家製造個人電腦內存、激光打印機、數碼相機以及其他產品的公司。孫和他的合夥創辦人、總裁約翰·杜(JohnTu)努力和員工建立一種深厚的、關愛的、相互信任的關係。“他們也是整個團隊的一部分,”一個員工在談到他們與金士頓的領導者之間的關係時這樣說道,“他們不僅是領導,也是員工,而且這種價值體係傳遞和影響著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