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單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
冷靜分析的推銷法隻是讓顧客掏錢的一種方法。成功的推銷需調動所有的情感因素:恐懼、貪婪、歡樂和希望,這還隻是最淺顯的幾個;改革宣傳必須超越枯燥的事實報告,與員工進行情感交流。領導者必須傳播激情,像一位傳道士,內心燃燒著神聖之火。這樣,員工也會以真誠的熱情來回報。
◎ 用溝通治愈痛苦
這是我們與傳統推銷法分道揚鑣的地方。改革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如裁員,失去職位等,會引起痛苦。領導者進行溝通不僅是為了推動改革,而且是為了幫助將改革引起的緊張痛苦降至最低,這是領導者的義務。這就需要在其中加入富於希望、安慰、鼓勵和讚賞的內容。當員工知道領導者理解並分擔他們的痛苦,明白他們的困難是為了一個更崇高的目標而作出的犧牲時,領導者便是在減輕、治愈他們的痛苦,同時也消解他們本會轉向抵抗的消極情緒。
◎ 使溝通看得見摸得著
語言僅是個開頭,但遠遠不夠。就像消費品公司提供免費樣品一樣,領導者也必須找到一種能提供直觀印象的方式去傳達重要信息。在得克薩斯儀器公司,改革領導小組采用一種被稱為“計劃板”的溝通方式。一塊多欄可折疊的紙板上寫著所有跨職能的活動和對應的時間表。這樣員工通過計劃板就可以了解整個過程的時間和內容,並以顧客的眼光審視整個過程和認識改變有多大。板上每一欄代表為履行訂單這一總目標而做的改革工作。
同樣,日立公司設在加利福尼亞的日立數據公司也采用了類似辦法。在正式改革前一個月,公司將信息和“貓王”的一首歌聯係起來。連續四周的星期一,公司都發放裝著一條廣告語和一個特殊物品的袋子給500多位應邀參加動員會的員工。第一周:廣告語是“撕開它”。它被印在一張特殊的不能被撕開的紙上。傳達的信息:事情並不像表麵看上去那樣,繼續努力,爭取撕開。如果找不到新辦法,員工就無法撕開這張紙。第二周:廣告語是“搖動它”。這回袋子裏有一個手掌型加溫器,可是要搖動它才能讓它工作。傳達的信息:不能被動,必須采取行動推動改革。第三周:廣告語是“打破它”。袋子裏裝著一個充滿油灰的塑料雞蛋,除非經過冷凍,否則將無法打碎油灰。傳達的信息:要具有創意。第四周:廣告語是“我們將得到一個球”。袋子裏裝的就是一個軟橡皮彈力球。傳達的信息:我們確實得到了一個球。這些小花招將枯燥的信息變成了人人都能記住的東西。
◎ 傾聽、傾聽、再傾聽
溝通並不隻是發表談話;它必須是雙向的,包括仔細地傾聽。銷售代表總是留心聽顧客說話,領導者也要這樣。原因有兩個:首先是為了建立溝通效果的反饋機製。除了這一方法外,領導者如何能知道自己的溝通是否奏效,員工是否理解並準備接受改革計劃?其次是為了給員工一個發表意見的機會,甚至隻是發泄感情的機會。當員工覺得他們的意見被傾聽、有機會發表看法並把自己看成參與者而非受害者時,他們將從正麵去理解改革並相應地采取行動。
有多種方式可以把改革中的溝通變成對話而非獨白:核心小組、建議表、問卷、調查表、訪談和公開會等,重要的是要廣泛地、頻繁地和有策略地應用這些方法。
上述十項原則涵蓋了人們普遍認為目前改革信息溝通中最有效的方法,它們將構成所有有效溝通的基礎。每一家公司都有自身的特點,通過嚐試和失敗,都會找到在這些原則之下適合自身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