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領導者首先要做(1)(3 / 3)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環境障礙對傾聽效果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想辦法加以克服。

以上我們簡要分析了領導者通常所處的幾種傾聽環境,並指出該環境中影響傾聽效果的主要障礙來自何處。

按照這種思路,還可以分析更多的場合,掌握不同場合的特征和影響傾聽的主要障礙源,有助於我們選擇適合的場所交談,並主動地防止可能的障礙影響。

◎ 語言表達障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溝通和交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不同和不適當的語言表達會造成溝通的障礙,這些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使用過分精確的語言。過分精確的語言,往往使聽話人難以全部接收或記住。例如,向對方提供電話號碼時,一口氣說完數字,將會使任何傾聽者都很難一次全部記下來。

(2)不適當地使用省略語。不適當地使用省略語不僅會造成溝通的困難,有時還會鬧出笑話。如“上吊(上海吊車廠)的”“開刀(開封刀具廠)的”等,往往令傾聽者不知所雲。

(3)不恰當地使用專業術語。在一般的溝通中,人們都習慣使用日常用語。除非是專業人員的專業對話,否則應盡量使用大家熟知的語言。例如,對大多數人來講,“氯化鈉”也許陌生,但說“鹽”則幾乎人人

皆知。

(4)在太短的時間內接受太多的信息。太多的信息,很難讓傾聽者在短時間內接收。例如,在相聲《報菜名》中,恐怕很少有人能記住其中30%的內容。

(5)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不相符。與別人談話時,說話者想說“三”,而此時卻伸出五個手指,如果傾聽者注意到動作,必然會產生疑問。

(6)口語或方言的不恰當運用。不同的國家、地區、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特定的口語和方言。如果在不恰當的場合運用它們,就有可能造成傾聽障礙。

◎ 傾聽者的理解能力和態度

傾聽者本人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傾聽者理解信息的能力和態度都直接影響傾聽的效果。所以,在盡量創造適宜溝通的環境條件之後,領導者要以最好的態度和精神狀態麵對說話者。來自傾聽者本身的障礙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1.傾聽者的理解能力

交談時要注意與對方進行有效的溝通,傾聽者的知識水平、文化素質、職業特征及生活閱曆往往與他本身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緊密聯係在一起,具有不同理解能力的傾聽者必然會有不同的傾聽效果。正因為如此,傾聽者的理解能力也構成傾聽中的障礙。“對牛彈琴”便是如此。

2.傾聽者的態度

除了傾聽者的理解能力之外,傾聽者的態度也構成傾聽中的障礙。這些態度主要有:

(1)排斥異議。有些人喜歡聽和自己意見一致的人講話,偏心於和自己觀點相同的人。這種拒絕傾聽不同意見的人,不僅拒絕了許多通過交流獲得信息的機會,而且在傾聽的過程中就不可能集中在講逆耳之言的人身上,也不可能和任何人都交談得愉快。

(2)用心不專。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是這種情況的典型表現。雖然傾聽者身在現場,而且表麵上似乎在用心努力地聽講,但傾聽者本人要麼心有所思,要麼心不在焉,所以傾聽的信息完全沒有或部分未進入傾聽者的頭腦中,這樣傾聽的效果肯定不好。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即如此。

(3)急於發言。人們都有喜歡自己發言的傾向。發言在商場上尤其被視為主動的行為,而傾聽則是被動的。前美國參議員S.I.Hayakawa曾說:“我們都傾向於把他人的講話視為打亂我們思維的煩人的東西。”在這種思維習慣下,人們容易在他人還未說完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斷對方,或者心裏早已不耐煩了,往往不可能把對方的意思聽懂、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