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領導者首先要做(1)(2 / 3)

(3)傾聽也是獲得消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報刊、文獻資料是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徑,但受時效限製,而傾聽卻可以得到最新信息。交談中有很多有價值的消息,有時它們常常是說話人一時的靈感,而自己又沒意識到,對聽者來說卻有啟發。實際上就某事的評論、玩笑,交換的意見、交流的信息、各地的需求消息,都是最快的消息,這些消息不積極傾聽是不可能抓住的。所以有人說,一個隨時都在認真傾聽他人講話的人,在與別人的閑談中就可能成為一個“信息的富翁”。俗話說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4)注意傾聽是給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有效方式之一。許多人不能給人留下良好印象,就是因為他不注意聽別人講話。心理觀察顯示,人們喜歡傾聽者甚於說話者。戴爾·卡耐基曾舉過一例:在一次宴會上,他坐在一位植物學家身旁,專注地聽著植物學家跟他談論各種有關植物的趣事,幾乎沒有說什麼話,但分手時那位植物學家卻對別人說,卡耐基先生是一個最有發展前途的談話家,此人會有大的作為。學會傾聽,實際上已踏上了成功之路。

傾聽中的障礙

雖然傾聽很重要,而且我們用於傾聽的時間也很多,但有時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傾聽中存在一些障礙,這些障礙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傾聽的效果。影響傾聽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幾種。

◎ 環境障礙

良好的環境對雙方的交流很重要,環境幹擾是影響傾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交談時的環境千差萬別,時常使人的注意力轉移。來回過往的人,尤其是漂亮的女性,常常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從而影響專心傾聽;交流環境周圍發生的奇聞怪事更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環境布置、氣候狀況、雙方的衣著,都會使人分心。當一位女性看到她的男朋友和別人跳舞時,在傾聽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心不在焉的情況,對自己和他人說了什麼,可能不會存在什麼印象。幾個人談話,也可能相互幹擾。有人做過實驗,一個人同時聽到兩個信息時,他會選擇其中的一個,而放棄另一個。所以荀子說:“耳不能兩聽而聰”。抵抗環境幹擾是很困難的事,需要傾聽者細心克服。

具體來說,環境主要從兩方麵對傾聽效果施加影響:一是幹擾消息傳遞過程,消減、歪曲信號;二是影響溝通者的心境。

也就是說,環境不僅從客觀上,而且從主觀上影響傾聽的效果,這正是為什麼人們很注重挑選談話環境的原因。在會議廳裏向員工征詢建議,大家會十分認真地發言,但若是換作在餐桌上,員工可能會隨心所欲地談想法,有些自認為不成熟的念頭也在此得以表達;反之亦然。在咖啡廳裏領導者隨口問問員工西裝的樣式,員工會輕鬆地聊幾句,但若領導者特地走到員工的辦公桌前發問,員工多半會驚恐地想這套衣服是否有違公司的儀容規範。這是由於不同場合人們的心理壓力、氛圍和情緒都大有不同的緣故。環境對人們的交流有著如此嚴重的影響,所以我們將在此進一步加以論述。

1.環境的封閉性

環境的封閉性意指談話場所的空間大小、有無遮攔設施、光照強度(暗光給人更強的封閉感)、有無噪聲等幹擾因素。封閉性決定著信息在傳送過程中的損失概率和人們的注意力。

2.環境的氛圍

人們的心理定式對傾聽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而環境的氛圍是環境的主觀性特征,它影響人的心理接受定式,也就是人的心態是開放的還是排斥的,是否容易接受信息,對接收的信息如何看待和處置等傾向。環境是溫馨和諧的還是火藥味濃,是輕鬆還是緊張,是生機勃勃的野外還是死氣沉沉的房間,都會直接改變人的情緒,從而作用於心理接受定式。

3.對應關係

說話者與傾聽者在人數上存在著不同的對應關係,可分為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四種。人數對應關係的差異,會導致不同的心理角色定位、心理壓力和注意力集中度。在教室裏聽課和聽同事談心、聽員工彙報,是完全不同的心境。聽員工彙報時最不容易走神,因為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使聽者感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心理壓力也較大,注意力自然集中;而聽課時說者和聽者是明顯的一對多關係,聽課者認為自己在此場合並不重要,壓力很小,所以經常開小差,如果傾聽者隻有一位,而發言者為數眾多的話,例如,原被告都七嘴八舌地向法官告狀,或者多家記者齊聲向新聞發言人提問,傾聽者更是全神貫注,絲毫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