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耐人尋味。
燕子和麻雀是一對鄰居。每到春天,燕子總是把窩搭在房頂下麵,而麻雀卻把窩搭在屋簷下麵。這哪是搭窩呀,隻是屋簷之間的一個小小的空隙。
燕子每年都孵育小燕子,教他們飛翔,撫育他們成長;麻雀雖然也生不少蛋,但很少能把小麻雀孵育長大,不是淘氣的孩子掏走了窩裏的蛋,就是被貓吃掉。
麻雀看到燕子生活得很幸福,非常羨慕,便向燕子學習孵育技術:“你每年能孵出那麼多小燕子,而我的孩子卻總是保不住,一定有什麼訣竅吧?”“其實也沒什麼訣竅。”燕子說,“隻是我搭的窩比你的結實罷了。來!我們一起到湖邊,我教你搭窩。”
在湖邊,燕子邊做邊向麻雀傳授經驗:“你用嘴巴銜一點泥,學我的樣子。”麻雀說:“看見了!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了,我還以為你有什麼秘密和訣竅呢。這樣糊泥誰不會呀?這樣的小事我不幹!” 燕子勸道麻雀:“窩隻有這樣搭才行,你還是快幹吧!” 不過麻雀對此卻不屑一顧:“我知道,可是這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
燕子沒再說什麼,一次又一次地飛到湖邊,每次都銜回一塊泥。泥銜夠了,又去銜草,這一層泥一層草……把窩搭得結結實實。而麻雀呢,隻是跟在燕子的旁邊,唧唧喳喳地說個不停,最終也沒搭起一個像樣的窩。
於是,燕子和麻雀依然延續著各自的生活。燕子的目標是幸福的生活,達成目標的戰略選擇是銜泥、搭窩、孵育孩子,然後,通過簡單而機械的勞動夯實基礎,將戰略選擇落到實處。燕子過上了幸福生活,關鍵原因在於她超強的執行力,即便執行的過程是多麼的枯燥乏味;麻雀也想過上幸福生活,但沒有務實的戰略選擇,更不屑於做簡單的基礎工作,成天想著找訣竅,光想不做,所以始終形單影隻,四處飄零。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燕子,然而現實卻是:充斥著這個世界的大多是麻雀。我們已經談論了太多的戰略、願景和藍圖,兩眼放光地勾畫著淨資產的超常規增幅,沒日沒夜地做著登上世界500強排名的美夢,卻很少有人意識到,由荊棘叢生的荒原構成的中國商業世界,更需要披荊斬棘的開拓者與執行者,哪怕是逐日的誇父。
中國的公司是幸運的,因為它們麵對的是一個無人不垂涎的廣闊市場。中國的公司同時又是不幸的,因為中國的商業社會遠未成熟,還在過度的讚譽和缺乏基本權利之間左右搖擺;而消費者,卻在信息爆炸中以極快的速度成長。僅僅20多年的市場經濟,就已經讓整個中國變成了一片“紅海”,公司之間的競爭從最初的拚規模,逐漸升級成拚速度、拚效率。
然而,如何實現效率的提升讓眾多中國公司感到棘手。在這方麵,具有進取心的中國公司應該向拉姆·查蘭學習,在他看來,執行力是目標與結果之間“缺失的一環”,也就是說,目標的實現、效率的提升,著力點在於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任何優秀的戰略與精彩的策劃不過是鏡花水月,黃粱一夢。環顧全球,那些優秀的公司哪一個不是因為堅定的執行力而成功的?沃爾瑪剛開始僅僅是一個雜貨鋪;星巴克不過是一個咖啡館;而麥當勞隻是一個快餐店。它們並不是在經營什麼偉大的東西,然而憑借著優秀的執行力,它們成為了偉大的公司。比爾·蓋茨更是坦承,微軟在未來10年內所麵臨的挑戰,不是別的,恰好是執行力。
所以,成功公司的字典裏,一定有兩個關鍵詞:戰略與執行力。在一個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之中,大多數情況下公司與競爭對手的差別就在於雙方的執行力,這就好比有若幹參加競賽的帆船,目標都相同,而且每位參賽者都明白獲勝的肯定是劃船速度最快,且最整齊劃一的一個,但勝利女神最終垂青的,一定是堅定的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