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標準到位,高標準是執行力的源頭(2)(2 / 3)

小劉接過來一看,生氣地說:“誰讓你拿小號的,我是要最大號的!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呢?”

小張沒有申辯,但他心裏很不高興。此時小劉突然意識到,自己讓小張去拿螺絲刀時,並沒有明確地告訴他自己需要最大號的。小劉知道出現錯誤的根源在自己,因為他沒有具體地說明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螺絲刀。

於是,小劉抱歉地對小張說:“我要的螺絲刀是工具箱內最大號的那把。”這次,小張很快就拿著小劉要用的螺絲刀回來了。

一次沒有執行到位,不但會因此而浪費時間不斷去補救,甚至可能把一家極有前途的公司擊垮。或許有人會說,“第一次沒做到位沒有關係,還有機會”。的確,第一次沒做到位,在下一次可以接著做,但是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錯誤,就會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巨大損失。

在工作中,第一次就把工作執行到位,不做重複工作是提高執行效率的基礎。

到中國一汽大眾的現代化車間參觀過的人,感歎那裏的汽車流水線現代化的同時,都會發現在車間的醒目位置上,有一排巨幅廣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很多人都不理解,怎麼這麼現代化的車間裏,竟然會有這麼“不客觀”的廣告?看到這樣的廣告,不禁讓我們思考:第一次就把工作執行到位,可能性到底多大?

一步到位,不要做重複工作,是公司對員工的期待,這時時刻刻提醒員工們,要盡最大的可能,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時,抱著一次就做對的信念。

一步到位,不要做重複工作,是提高質量品質的必然要求,隻有第一次就做對,才可能減少廢品,保證質量。

一步到位,不要做重複工作,需要員工有紮實的職業技能基礎,需要員工對工作有充分的準備。

以製度為準繩,執行不折不扣

製度重於能力。在執行過程中,任何人都不應有逾越製度的言行。

執行力是推動工作、落實製度的前提。事實證明,製度製定以後的關鍵是執行,再好的製度如果沒有人執行或執行不到位也是沒用的。作為一名員工,工作必須著眼在不折不扣的執行上。

工作中切忌不按規矩辦事。雖然有許多公司製度製定得比較完善,並把製度編製成冊,或經常把製度性的標語貼在外麵,但是在製度的執行過程中往往就變了樣,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員工有這種行為是極不可取的。

一家媒體曾針對“上班幹私事”這一問題做過一個調查:

通過對235名員工進行的隨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員工上班時間幹私事。上班時間不幹正事達到了調查人數90%以上的比例,大部分員工上班時間幹多種私事,其中上網私人聊天和上網閑逛所占比例最高,占86%,做其他事情如出去走走等占60%,玩遊戲和煲電話粥則分別占到了40%和33%,兼職則占到了7%。

同時,調查顯示,在8小時內用於幹私事的時間為20~30分鍾的人數最多,1~3小時人數占調查總數的20%,占用時間最多的為3小時以上,占調查總數的11%。另外,有15.55%的員工認為,辦公室幹私事時間視情況而定。

調查中發現,許多普通員工上班時間用於上網私人聊天、瀏覽與工作無關網站的最多,此外還有玩遊戲、煲電話粥、上網炒股、兼職、利用工作餐時間請客等多種方式。而在白領階層,上班時間在辦公室幹私事已成為一股風氣。

白領林小姐是東莞一家銀行的管理人員,她平時除了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有另外一份工作,就是在網上開一家小店,專門給一些白領提供網購服務。林小姐告訴調查者,網上開店是一件需要花大量時間的事情,需要到別的網站上去挑選適合自己店的東西,同時還要說服別人購買自己店裏的物品,有時候說服一個顧客要花上一兩小時的時間。因此林小姐一上班就上網,空閑的時候就上網瀏覽新鮮的東西,或者是和看上自己店裏東西的顧客聊天、講價錢,這部分的私事往往會花掉林小姐大量的工作時間。林小姐還告訴調查者,像她這樣在網上開店的人不少,一般都是工作比較輕鬆,時間比較多的白領開的,另外,林小姐還告訴調查者,上網聊天這種事情就更不用說了,大家都明目張膽地聊,隻有領導者在場的時候才會稍微收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