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言善辯的員工,言辭豐富、反應敏銳,在推究人事情況時,見解精妙而深刻,但一涉及根本問題,他就說不周全容易遺漏。此種人可讓其做謀略之事。
(5)隨波逐流的員工,不善於深思,當他安排關係的親疏遠近時,能做到有豁達博大的情懷,但是要他歸納事情的要點時,他的觀點就疏於散漫,說不清楚問題的關鍵所在。此種人可讓其做低層次的管理工作。
(6)見解淺薄的員工,不能提出深刻的問題,當聽別人論辯時,由於思考的深度有限,他很容易滿足,但是要他去核實精微的道理,他卻反複猶豫沒有把握。此種人不可大用。
(7)寬宏大量的員工,思維不敏捷,談論精神道德時,他的知識廣博,談吐文雅,儀態悠閑,但要他去緊跟形勢,他就會因為行動遲緩而跟不上。此種人可讓其去帶動其他員工的行為舉止。
(8)溫柔和順的員工,缺乏強盛的氣勢,他體會和研究道理時會非常順利通暢,但要他去分析疑難問題時,則會拖泥帶水,一點也不幹淨利索。此種人可讓其按照領導者的意圖辦事。
(9)喜歡標新立異的員工,瀟灑超脫,喜歡追求新奇的東西,常會想出錦囊妙計,他卓越的能力就顯露出來了,但當他處理具體工作時,卻會發現他辦事不合常理又容易遺漏。此種人可讓其從事開創性工作。
(10)性格正直的員工,缺點在於好斥責別人而不留情麵;性格剛強的員工,缺點在於過分嚴厲;性格溫和的員工,缺點在於過分軟弱。這三種員工的性格缺點都要主動加以克服。所以可將他們安排在一起,借以取長補短。
知人善任,方便了員工也方便了自己
知人善任,對員工進行合理分工,可以使員工心情舒暢,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領導者,其主要精力應該花在計劃、決策、監督和指導上。如果事必躬親,必將因小失大。一方麵,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被瑣碎的事務占去,勢必影響宏觀調控的能力;另一方麵,又會使員工覺得無事可幹、束手束腳,喪失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能人盡其用、人盡其才。這樣即使領導者幹得筋疲力盡,也難取得優秀的成績。
領導者必須根據發展狀況和實際需要,認真研究公司對人才的需求,什麼崗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清楚了解員工的能力與特長情況,尤其要善於發現那些默默無聞的人才。要根據人才的專長,揚長避短,合理使用人才,千萬不要將有能力的人才閑置。
公元1683年6月,施琅奉康熙的命令率水師兩萬餘人,戰船兩百餘艘,自銅山出發,進擊台灣,經過幾天奮戰大敗澎湖守軍。守軍主力悉數被殲,結果軍心渙散。施琅占據澎湖,居高臨下,對鄭軍進行招撫。鄭克爽見大勢已去,遂同意歸附清廷,實現和平統一。台灣和祖國大陸和平統一在清初是一件大事,施琅為此立了大功。在統一的過程中,施琅固然功不可沒,但是如果沒有康熙的用人不疑,施琅恐怕也很難施展抱負。正當施琅雄心勃勃希望以武力征服台灣時,主撫派在當時占了上風,部分朝臣對施琅不信任。因為他不僅是明朝的降將,而且在1664年前後兩次率兵征台未果。最後康熙仍然果斷地任用施琅,終於使得台灣得以統一。
領導者一定要有正確的用人態度,要有清醒的用人意識,要有堅定的用人信心。公司可以有各種監督、考核手段,但這並不是要在其職權範圍內橫加幹涉。要表裏如一,讓員工安心工作,而不必花費精力來應付領導者。通過建立科學的選拔和用人機製,創新人才才會脫穎而出。
作為領導者,在對員工進行任務分工時也應根據員工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合理分配,否則會造成員工的不滿情緒,影響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交往,不利於工作的完成。
領導者還應該充分信任員工,多聽取他們的建議,讓他們知道,他們也在參與領導,而不僅僅是被領導者。要記住:請教別人或征求他們的意見,總是會使他們感到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