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知人善任,不知人則不可以用人(2)(2 / 3)

三國時期,諸葛亮作為一個領導者,對“員工”的性格可謂了解得極其透徹,他能針對不同的“員工”而采取不同的對策,所以能讓所有“員工”都心服口服。關羽自傲自大,諸葛亮在華容道之戰前,利用他的自大、自傲,使其立下軍令狀。其後,關羽果然是如諸葛亮所料,放走了曹操。他也從此對軍師諸葛亮更加信服。

而張飛,性格魯莽、脾氣暴躁。諸葛亮對這個莽漢則采取激將法,往往激得張飛不惜生命南征北戰,從而取得勝利。事後,張飛對諸葛亮也是心服口服。孟獲有少數民族的特點,他淳樸但又勇猛無比。對待這樣的人,諸葛亮則采用了攻心戰術。七擒孟獲,使孟獲由衷地佩服諸葛亮,並從此對諸葛亮、對蜀國死心塌地。

身為領導者不能忽視員工的性格問題。對於不同的員工,領導者一定要先了解他們的性格,然後才能夠據此采取有針對性的用人策略,將他們放在與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相匹配的崗位上,做到人盡其才,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那些事事悲觀,對新觀念不抱希望的員工,他們往往不想麵對現實,從而阻礙了整體的前進。對於這種性格的員工,在他們麵前一定要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的態度,讓他們有所放鬆,並多多鼓勵他們積極進取。

那些脾氣暴躁的員工,他們的性格有時會令公司永無寧日。對待這些員工,應當在他們心平氣和時,讓他們知道亂發脾氣是不恰當的。另外,還要強調公司是個整體,不容許個別人破壞紀律,也不會姑息亂發脾氣的行為。當他們情緒激動時,最好先不要發言,聽他們訴說心中的不平。一個憤怒的人,通常會有很複雜的情緒,細心聆聽可以令他感覺到領導者在注意他,並會對領導者慢慢產生好感。

對於一些個性極強的員工,則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時地製止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明白不能無視公司的紀律,以直接勸告來達到說服他們的目的。

作為領導者,麵對有著不同個性的員工,要懂得去了解他們的性格,把不同性格和具有不同特長的員工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來充分發揮出他們的才能。

知人善任,將員工與工作對號入座

對一個人才來說,性格是天生的。但作為領導者卻能夠“巧奪天工”地運用它,使之能夠既顯其長,又避其短。

宋代司馬光總結說:“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優於德而強於才,或長於此而短於彼。”用人如器,各取所長。這是現代領導者的最基本的領導才能。

一位公司領導者,對待如下不同類型的員工,應當采取不同的用人之道,使他們克服短處,發揮長處,為公司發展增添人力資源:

文化高深的員工,懂得高深的理論,可以用商量的口吻;

文化低淺的員工,聽不懂高深的理論,應多舉明顯的事例;

剛愎自用的員工,不宜循循善誘,可以用激將法;

愛好誇大的員工,不能用表裏如一的話使他接受,不妨用誘兵之計;

脾氣急躁的員工,討厭喋喋不休的長篇說理,用語須簡要直接;

性格沉默的員工,要多鼓勵他說話,可以通過提問來使其多說話;

頭腦頑固的員工,若對他硬攻,則容易形成僵局,造成頂牛之勢,應看準對方最感興趣之點,進行轉化。

在這裏,實際上提出了“領導者用人的前提是如何察人”的問題,做到既要察人所長,用人之長,又要察人所短,因人而用。

以下是10條用人的經驗之談:

(1)性格剛強卻粗心的員工,不能深入細致地探求道理,因此他在論述大道理時,就顯得廣博高遠,但在分辨細微的道理時就失之於粗略疏忽。此種人可讓其做大事。

(2)性格倔強的員工,不能屈服退讓,談論法規與職責時,他能約束自己並做到公正,但說到變通,他就顯得頑固,與他人格格不入。此種人可讓其立規章。

(3)性格堅定又有韌勁的員工,喜歡實事求是,因此他能把細微的道理揭示得明白透徹,但涉及大道理時,他的論述就過於直露單薄。此種人可讓其做點具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