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就是“第一線”,需要管理者主動出擊,找突破點。在主動出擊的過程當中,市場調查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市場調查是一門研究市場需求變化發展規律的科學。從某種意義上講,能否搞好市場調查是公司主動出擊成敗的關鍵。

通過市場調查,在分析市場競爭形勢與消費者的需求後,常常可以發現有競爭的空白位置或消費者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這就是市場給予的機會,為公司提供了潛在的市場,需要生產者去開拓創造。

產品“定位”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所謂產品“定位”,就是生產者賦予產品獨具的魅力和特色,使產品憑借這些特點,能在市場競爭中與異彩紛呈的同類產品區別開來,占據自己特定的位置,從而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和喜愛,產生購買欲,這是理想的“定位”

效果。

每一種“定位”效果好的產品,並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產品入市先“定位”,使市場調查走在營銷的前麵,從而把握市場的主動權,最終占領市場。

調查之後的工作就是把商品更好地推銷出去,那麼就不能不注重營銷,營銷的本質就是凝聚一個焦點,確定到底要把重心放在哪裏。比如汽車,富豪強調安全,而寶馬強調速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走向。事實上,寶馬也有高性能、新係列的車,但是別人不買,因為焦點在於大家都認為寶馬的車就是速度快。所以重要的是消費者認不認可。

在國內,筆者曾經遇到一位做牙膏的客戶,他告訴我他的牙膏可以治胃病,不是開玩笑。我說我知道一種牙膏可以治香港腳,他認為是胡說八道。“對呀,關鍵就在這裏,你都知道刷牙可以治香港腳是胡說八道,你憑什麼認為消費者會相信你講的——刷牙可以治胃病?”說刷牙可以治胃病,這種定位明顯是錯誤的。在做市場的時候,千萬不要主觀地認為自己說的客戶就會相信,重要的是你要去了解消費者或終端客戶到底相信什麼樣的神話。

由此可見,公司所麵臨的選擇是多麼艱難,也正因為艱難才更顯出它價值的所在,通過不斷地進行市場調查,確定自己的創新方向,不斷地開發新產品,然後運用多種營銷手段將其推向市場。

對於管理者而言,商機何在?在市場上!這是一種答案;還在哪兒?在心裏!這是另外一種答案,也是正確的。

這就告訴那些想辦好公司的人們,請學會留心市場!

俗話說“有心遍地財”,處處留心,處處有商機;事事在意,隨時可發財。可以說在任何市場、任何時間,都有頗多的市場空白等著有心之人去發現和挖掘,這對於任何經營者來說,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和困難同在。

一個市場往往可以細分為多個小市場,公司通過對市場的細分,可以從中發現未被滿足的市場,從而也就捕捉到了發展的商機。麥當勞快餐公司被人稱之為“最能夠著眼未來的速食公司”,也常被稱其為各種“麥當勞創舉者”。麥當勞的成功就在於它能夠不斷從細分市場中捕捉到商機。例如,在美國,麥當勞最早針對單身貴族和雙薪家庭這一細分市場,為愈來愈多的單身貴族和雙薪家庭提供早餐;在中國,麥當勞針對兒童這一細分市場,充分抓住中國獨生子女嬌貴的特點,搞起了所謂“麥當勞兒童生日晚會”等促銷活動,並取得了成功。

在市場中,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欲望和需要,因而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購買習慣和行為。正因為如此,你可以把整個市場細分為若幹個不同的子市場,每一個子市場都有一個有相似需要的消費者群。例如日本資生堂公司1982年對日本婦女化妝品市場做了調查研究,按年齡把所有潛在的婦女顧客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為15~17歲的婦女消費者,她們正當妙齡,講究打扮,追求時髦,對化妝品的需求意識較強烈,但購買的往往是單一的化妝品。第二種類型為18~24歲的婦女消費者,她們對化妝品也非常關心,采取積極的消費行動,隻要是中意的化妝品,價格再高也在所不惜。這一類婦女消費者往往購買整套化妝品。第三種類型為25~34歲的婦女,她們大多數人已結婚,因此對化妝品的需求心理和購買行為也有所變化,化妝也是她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第四種類型為35歲以上的婦女消費者,她們顯示了對單一化妝品的需要。然後,公司針對不同類型的消費者,製定了正確可行的銷售政策,取得了經營的成功。

你想辦好公司不可粗心,不可不察市場中隱藏的商機,要留心、留意市場中隱藏的商機秘密。否則你將會受到許多挫折,甚至重創的。其實要辦好一個公司,多留一點心,就可以解決好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