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曹操從此就因為劉備酒後怕雷、居閑時種菜而看輕劉備,認為他是個“無膽無識的人”,劉備的這種韜晦之計終於使他從曹操的忌恨中平安脫身。

韜晦之計的應用在我國曆史上可謂是層出不窮,特別是那些麵對君王之威,深陷官場險惡之中的官吏來說,他們如果不懂得一二種韜晦之計的話,是很難保全自己的性命的。下麵就撿取曆史上的幾種韜晦之計加以舉例說明:

其一,裝瘋賣傻可以保身。燕王部屬葛誠被建文帝收買,騙朱棣入京(南京),建文帝本想將他扣留,但一時找不到借口,便又放他回了燕京。燕王一回,立刻裝瘋賣傻。有一次出門幾天不回,後來有人找到他,見他睡在泥淖裏,把他扶起來,他還大罵:“我好好睡在床上,幹嗎要搞我出去?”他在暑天穿著皮袍圍著火爐還渾身打抖,說天氣太冷了。以此瓦解了建文帝對他的猜忌。

其二,自傷避禍。在國民黨抓壯丁時,有些青年農民將自己的右手食指砍掉,抓兵的見沒有食指,無法扣動槍的扳機,便沒有抓他,從而躲避了戰死的厄運。

其三,安睡保身。宋神宗年間,蘇東坡被人誣陷而下獄。一天夜裏他正要入眠,忽有一人走進囚室,放下一箱子做枕頭,倒地便睡。

東坡以為他是新來的囚犯,未予理會,隻管安睡。

不料在天快亮時,那人推醒東坡,對他說:“恭喜,你安心吧,不用愁了。”

原來那人是皇上派到獄中觀察東坡的太監,他回宮裏稟報:“蘇軾很安靜,夜間睡得很沉。”

神宗點頭說:“我知道他問心無愧。”

不久,蘇軾就被釋放出獄了。假如蘇軾沒有獄中安睡的膽魄,真不知會怎樣。

其四,巧為避禍。中國古代有個叫周玄素的畫家,皇帝一天高興,命令他在宮殿的牆上畫一幅《天下江山圖》。周玄素說:“我還沒有遊遍全中國,不敢接受您的命令。隻有請您先勾勒一個草圖。我好加工潤色。”於是皇帝就親自拿起筆,畫出了規模宏大的模樣,讓周玄素加工。然而此時周玄素又說:“皇上山河已經確定,哪能稍作更改呢?”皇帝聽他這樣說,也隻好笑著作罷了。就這樣,周玄素巧妙地違抗上命,躲避了可能因不合旨意而招來的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