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應該了解自己的行為(1 / 2)

一個不了解自己行為的人,一定是難以辦成事情。

拿破侖·希爾認為,無論從事什麼生意,都屬於特定的行業,因此作為生意人,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有助於你建立自己的事業,假如你能預計到某個行業的變動對將來的影響,就能抓住賺錢的機會。

怎樣才能了解自己辦事行為是否正確呢?首先要學會察勢觀情。舉例來說,數年前,社會尚未普遍流行名牌,而最早引進一係列名牌產品的公司,都以有係統的宣傳手法推廣產品,後來終於成功。這就不能不佩服該公司的獨到眼光。

趨勢是受多方麵的因素影響的。如社會風氣、經濟、家庭結構、人口、個人喜好等等。

現在“隻生一個”的計劃生育政策,令出生人口相對減少,但以兒童為對象的行業並沒有因此而受影響。

相反,由於父母重視自己的“唯一寶貝”,許多行業,如玩具、兒童服飾等更加火爆。

家庭結構多由一父一母加一子女組成,女性已不再如數十年前般的安於本分,在家裏當其賢妻良母的角色,她們大多數與男性一樣,有一份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業餘托管的服務需求甚殷。

置身於電腦業爆炸增長的年代,對任何人來說,認識電腦,學習電腦語言,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於是,教授電腦的學校正不斷增加,並趨向於更加專業化。

每一項新科技的出現,皆因有此需求才應運而生,如自動提款機的出現,是銀行顧客不願意浪費時間排隊輪候而產生的。對銀行方麵而言,自動提款機減輕了出納員的工作量,亦方便了顧客存款及提款,一舉兩得。

以上所說的,都是近年來一些社會現象,可從中看到某些行業的發展趨勢。當然,不能盡窺所有行業,但最低限度必須了解本行業及相關行業的情況,才能找到創新的構思,這樣也就能從自己從事的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生意中的佼佼者。由此看來,辦任何事情都必須通過察勢觀情的方式,了解什麼事情適合自己,從而確定自己做事的正確行為。

辦事離不開信息,沒有準確的信息,一定會盲目行動。卡耐基認為:“努力去獲得別人的信息,是一種辦事之技。這就需要有敏銳之眼!”這句話,說得極有道理。

克拉司雷,原先是一家路邊小商店一天隻能掙幾毛錢的小夥計,後來擁有了自己的克拉司雷汽車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

他究竟用什麼方法,使全國人民都青睞他的汽車呢?

克拉司雷說:“像我這樣依靠千萬個主雇的滿意而得到事業上成功的人,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將這千萬個主雇看成是一個主雇。如果某個人的建議和意見,與我們的事業有關,那麼就應認真聽取,謹慎從事,盡量地使他滿意。長此下去堅持這樣做,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對我們滿意。將整個營業對象設想成一個人,這一點沒有更深奧的意義,而在當時卻能決定你事業上的成功。”

眾所周知,克拉司雷平常很注重研究他的主雇的趣味和需求。他挑選一個典型的主雇作為對象,以他的觀點、虛榮心、習慣、道德及嗜好等,計劃自己的事業,實施自己的工作及努力方針。

克拉司雷清楚,對付一群人的人,無論是商人或是工程人員、教師或管理員、編輯或作家、銀行家或實業家,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所要感應的人群,常常是一片朦朧的、變化多端的形象。因此,我們中間無論哪一位,要想以千萬人為對象進行小單元的研究,清楚地想出一個應付的方案來,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被自己的需要及興趣所左右,而不能真正地考慮到別人的需要和興趣。所以,如果你不能將千萬個人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觀察,那麼,對於你所要領導的人群,你終將不能了解。

為了避免這類錯誤的發生,克拉司雷將他的一切決策設立了一個簡單的標準,即以一個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男子和女子來代表他的全部主雇。

一位很有名氣的廣告家,也曾用同樣的策略成功自己的事業。他在自己的辦公桌上陳列了各種人的照片,以代表他所要應付的幾種典型的人物。這樣,他的思想才會常常集中在別人的種種興趣和需求上,而不至於拘泥於自己的意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