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手把手教你審查會計報表(3)(1 / 3)

2.審查利潤表利潤中各有關項目數字的來源是否正確。

由於利潤表中大多數項目的數字是根據賬簿中的數字填列的,所以可以用核對的方法進行複查。

(1)“主營業務收入”項目,可與“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當期貸方發生額減去當期借方發生額中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後的淨額核對。

(2)“主營業務成本”項目,可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的借方發生額核對。審查月份報表時與當月借方發生額核對,審查年度報表時與全年借方發生額核對。

(3)“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項目,應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發生額核對。

(4)“其他業務利潤”項目,可與“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的差額相核對。

(5)“營業費用”項目,可與有關項目的當月借方發生額、全年借方發生額相核對。

(6)“管理費用”項目,可與“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相核對。

(7)“財務費用”項目,可與“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相核對。

(8)“投資收益”項目,可與“投資收益”科目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的數額相核對。

(9)“補貼收入”項目,可與“補貼收入”科目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的數額核對。

(10)“營業外收入”項目,可與“營業外收入”科目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的數額相核對。

(11)“營業外支出”項目,可與“營業外支出”科目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的數額相核對。

(12)報表中的“本年累計數”欄的各項數字,可與上月該表的“本年累計數”加上本月該表的“本月數”後的數額相核對。

對於利潤表具體項目的審查,我們下麵也給出一張表來表述:

主營業務收入的檢查,主要采用抽查法、核對法、複核法。(1)審閱產品銷售和營業收入的內部控製製度是否健全、有效。(2)審查銷售確認的時間是否正確。(3)運用分析性複核方法……作比較分析:①將本期與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與上期進行比較,分析產品銷售的結構和價格變動是否正常,並分析異常變動的原因;②比較各月主營業務收入的波動情況,分析其變動趨勢是否正常,並查明異常現象和重大波動原因;③計算本期重要產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較本期與上期各類產品毛利率的變化情況,注意收入與成本是否配比,並查清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的原因。(4)獲取產品價格目錄,抽查售價是否符合價格政策,並注意銷售給關聯方或關係密切的重要客戶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有無低價或高價結算,以轉移收入的現象。(5)抽取一定數量的銷售發票,審查開票、記賬、數量單價金額是否與發貨單、銷售合同一致。(6)審閱賬簿記錄並核對憑證,查明企業已發生的銷貨退回、銷售折扣和銷售折讓,有關手續和賬務處理是否正確,是否按規定作為主營業務收入的抵減項目處理。(7)檢查年終年初有無將某些主營業務收入有意推遲或提前至本期,以達調節利潤的目的。

主營業務成本

對主營業務成本的審查,應通過審閱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產成品明細賬等記錄並核對有關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進行。(1)分析比較本年度與上年度主營業務成本,以及各月份主營業務成本金額,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應查明原因。(2)結合生產成本審查……抽查銷售成本結轉數額的正確性,並檢查其是否與銷售收入配比。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由於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是銷售環節中針對營業收入這一流轉額而征納的稅,所以對該項目審查要注意:(1)結合主營業務收入的審查,進一步複核計算相應稅金的正確與否。(2)注意個別稅如城建稅和教育附加費是“稅上稅”,計稅基數是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合計,有無用營業額直接乘以稅率的錯誤算法。(3)“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是否按規定核算除增值稅以外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價內稅,增值稅屬價外稅,不應混入此項目反映。

其他業務利潤由其他業務收入減其他業務支出可得,它是企業主營業務以外的經營成果,在審查時需注意:(1)通過抽查憑證和賬簿記錄,主要檢查其他銷售收入所包括的內容範圍是否符合規定:如收取的經營性租金收入,出售多餘材料,工業企業對外提供如對外維修、對外運輸等非工業性勞務收入。(2)審查中要注意審查其他業務的真實性,有無出售多餘材料或外購商品不入賬,隱瞞收入,私存小金庫,用於非法開支等情況。(3)對無形資產轉讓業務是否按新企業會計製度規定不應在本項目核算,應列入營業外收支中。(4)抽查大額其他業務收支項目,注意其他業務支出與其他業務收入的配比,有無有意地多轉少轉或漏轉其他業務支出情況。(5)與上期其他業務利潤比較,了解重大波動的原因,分析其合理性,追查異常的其他業務收支項目。

期間費用

1.營業費用的審查:(1)檢查營業費用的項目設置和開支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查明其項目設置是否劃清它與其他費用的界限。(2)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營業費用進行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3)選擇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進行人為調節利潤。

2.管理費用的審查:(1)內部控製製度的評審。對管理費用內部控製製度的評審,應在描述其內部控製製度的基礎上,分別測試其建立執行情況及效果,對管理費用內部控製製度不完善、不健全的環節,應加以揭示,同時作為下一步檢查的重點。(2)支出業務的檢查。

管理費用支出的審查應特別注意費用支出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查賬人員應該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考慮:管理費用最近有沒有異常變動?是否超標?重點審查超標的項目。是否發現舞弊或者欺詐現象?如果有,查明超標的原因。審查其他大額費用支出的原始憑證是否有異常?判斷支出是否合理。(3)會計核算檢查。查賬人員對管理費用會計核算的檢查也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先檢查管理費用賬戶設置是否合規合理。然後,抽查部分費用項目的會計憑證,注意審查科目運用是否合規及賬務處理是否及時和正確。最後,審查管理費用賬戶期末餘額結轉是否及時、正確。